[发明专利]一种小导管零刷坡出洞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9616.6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9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坤;董道海;黄海山;董子龙;任君;剡国强;石文林;薛潮;刑庭松;徐驰;何永坤;陈国峰;蒋宏兴;高童童;李晓生;欧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康震 |
地址: | 51805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导管 出洞 超前 洞口 大坡度 掘进 超前支护 施工工艺 小坡度 坡度 超前大管棚 加固围岩 施工安全 施工隧道 隧道开挖 隧道施工 限制条件 布设 搭接 多环 环向 两组 密排 明洞 内管 施工 预设 注浆 挖掘 进口 出口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小导管零刷坡出洞施工工艺,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待施工隧道大坡度端坡度大于40°,小坡度端坡度小于25°,包括以下步骤:S1、隧道开挖,由小坡度端向大坡度端单向掘进;S2、在到达大坡度端的预设出洞口调整超前小导管间距,增强超前支护;S3、出洞挖掘;S4、明洞段施工;步骤S2中所述超前支护是在到达出洞口前2~5m,布设多环超前小导管,超前小导管的环向间距为20cm,掘进方向的两组超前小导管相互搭接,对超前小导管进行注浆以加固围岩。采用由出口向进口单向掘进出洞,而且因洞内管棚施工限制条件大,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密排小导管取代洞口超前大管棚,减少洞口刷坡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确保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导管零刷坡出洞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公路等各种交通基础建设需求逐渐增多,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利用开挖隧道穿过一些阻碍。
隧道施工时进口坡度较大,植被茂密,大型机械无法进入,施工非常困难,而且管棚施工时外插角较大,易造成管棚下方土层在施工过程存在不稳定现象,大面积刷坡对环境造成破坏,施工不安全。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导管零刷坡出洞施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大刷坡进洞造成大面积刷坡破坏环境、施工不安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该小导管零刷坡出洞施工工艺,待施工隧道大坡度端坡度大于40°,小坡度端坡度小于2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导管零刷坡出洞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隧道开挖,由小坡度端向大坡度端单向掘进;
S2、在到达大坡度端的预设出洞口调整超前小导管间距,增强超前支护;
S3、出洞挖掘;
S4、明洞段施工;
步骤S2中超前小导管的环向间距为20cm,每榀洞内拱架施做一环超前小导管,掘进方向的两组超前小导管相互搭接,对超前小导管进行注浆以加固围岩。
进一步地,步骤S3所述的出洞挖掘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开挖上台阶,施做上台阶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导坑底部施做上台阶临时仰拱,封闭掌子面;
S302、在滞后于上台阶一段距离后,开挖中台阶,施做中台阶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施做中台阶临时仰拱;
S303、在滞后于中台阶一段距高后,开挖下台阶,施做下台阶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施做下台阶临时仰拱。
进一步地,步骤S3所述的出洞挖掘的导坑宽度为1m,高度为2m。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超前小导管的环向间距为20cm。
进一步地,在进行步骤S3所述的出洞挖掘前,在出洞口边坡线5m以外施工截水天沟。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明洞段施工中,在出洞后至少5m的明洞段支护明洞拱架。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由出口向进口单向掘进出洞,而且因洞内管棚施工限制条件大,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密排小导管取代洞口超前大管棚,减少洞口刷坡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确保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96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导洞通向正洞的横通道施工方法及横通道
- 下一篇:隧道移动清淤冲洗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