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火电机组从并网投脱硝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79904.1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0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谭增强;牛国平;刘琦;潘栋;周梦伟;常磊;舒凯;李淑宏;杨世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5/00 | 分类号: | F23N5/00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房鑫<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3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硝 烟气 火电机组 并网 烟温 脱硝催化剂 超低排放 锅炉烟气 锅炉蒸汽 机组安全 机组启动 入口烟气 深度调峰 使用寿命 优化调整 运行方式 锅炉水 换热 配煤 机组 优化 改造 保证 | ||
一种可实现火电机组从并网投脱硝的方法,优化启动配煤,控制最低喷氨温度在285℃不超过2小时;提高锅炉水侧温度到90~150℃以增加脱硝入口烟温5~10℃,提高锅炉烟气侧温度以增加脱硝入口烟温5~10℃,提高锅炉蒸汽侧温度至450~500℃以提高脱硝入口烟气温度5~8℃,控制烟气中的氧量低于12%,最终实现火电机组从并网开始投脱硝。本发明借助优化调整火电机组的运行方式,改变水、汽、烟气的换热参数、控制烟气中的氧量,提高脱硝入口的烟气温度(提温幅度15~28℃),在零改造成本、保证机组安全和脱硝催化剂使用寿命的前提下,实现机组启动过程中从并网开始的NOx超低排放,满足机组的深度调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脱硝领域,涉及燃煤电厂并网开始的NOx超低排放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火电机组从并网投脱硝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家积极发展及消纳新能源的大背景下,导致火电机组在必须长时间低负荷运行,并参与深度调峰。机组频繁启停对机组环保达标排放率造成一定影响,当季度达标排放率低于99%时,将造成环保电价的扣减。
脱硝催化剂有最低喷氨温度,低于该温度时,无法投运脱硝设施。脱硝入口的烟温控制主要是防止氨盐沉积、保证催化剂活性、减少氨逃逸等。氨盐沉积是NH3与SO3在相对低温下形成粘性的杂质氨盐覆盖催化剂表面导致其失效。NH3与SO3形成硫酸氢氨,液态硫酸氢氨捕捉飞灰能力极强,会与烟气中的飞灰粒子相结合,附着于预热器传热元件上形成融盐状的积灰,造成预热器的腐蚀、堵灰等,进而影响预热器的换热及机组的正常运行。锅炉并网至最低稳燃负荷的非稳燃工况,SCR反应器的入口烟温低于最低喷氨温度,使脱硝反应不能进行,造成烟气中NOx超标、不能满足排放要求。
目前,部分电厂的锅炉尾部竖井烟道设有中隔墙,中隔墙前侧布置低温再热器,后侧依次布置低温过热器、省煤器,中隔墙尾部布置水平低温再热器烟气挡板和省煤器烟气挡板。在低负荷运行时,可以调整锅炉自带的水平低温再热器烟气挡板,增大尾部烟道低再区域的通烟量,提高省煤器入口烟温,可将脱硝入口烟温提高6~10℃左右,但是也达不到最低喷氨温度。还有很多电厂的锅炉尾部竖井烟道中没有平行烟道和水平低温再热器烟气挡板、省煤器烟气挡板,也无法实现全负荷及机组深度调峰投运脱硝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火电机组从并网投脱硝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实现火电机组从并网投脱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优化启动配煤,控制最低喷氨温度在285℃不超过2小时;
(2)提高锅炉水侧温度到90~150℃,提高锅炉烟气侧温度5~10℃,提高锅炉蒸汽侧温度至450~500℃,控制烟气中的氧量低于12%,实现火电机组从并网开始投脱硝。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1)中,锅炉启动配煤,保证启动用煤的Sar<0.5%、Vdaf>37%。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步骤(2)中提高锅炉水侧温度到90~150℃是通过以下过程实现:凝汽器水位为500mm~600mm,向除氧器内上水,当除氧器水位上升至1100~1200mm时投入除氧器加热,当除氧器水位上升至1700~1800mm时,维持水位,启动汽前泵,通过再循环对除氧器内的水循环加热,将除氧器的低位放水门打开,将水放到凝汽器,并打至除氧器,将给水温度加热到90~150℃。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控制除氧器上水流量为100t/h~150t/h。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提高锅炉烟气侧温度5~10℃是通过以下过程实现:上摆燃烧器5~20度来抬高火焰中心,将锅炉风量增大5~20%来抬高火焰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西热锅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79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余热利用系统
- 下一篇:用于涡轮发动机燃烧室的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