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及在耐温转移型接装纸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0075.9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9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潘殿卿;纪展尚;纪旬传;王英名;刘全国;李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嘉泽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4 | 分类号: | C09D11/14;C09D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墨 烟用接装纸 高温环境 制备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耐高温性能 聚乙烯蜡 生产效率 乙酸乙酯 应用市场 油墨技术 油墨生产 粘连现象 接装纸 聚氨酯 硝化棉 转移型 乙醇 耐温 时长 烟支 生产成本 生产 加工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及在耐温转移型接装纸中的应用,涉及油墨技术领域,该油墨主要包括硝化棉、乙醇、乙酸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聚乙烯蜡和聚氨酯,本发明所提供的油墨能够适应极端的高温环境,大大地提高了油墨的耐高温性能,能够有效的防止烟用接装纸包烟后的烟支在极端的高温环境中,其表面的油墨发生粘连现象,从而提高了油墨的实用性,使得油墨在烟用接装纸中的应用市场前景更加广阔,另外本发明基于该油墨提供的制备方法不仅工序简单,操作便捷,还大大地缩短了油墨生产加工的时长,有效的提高了油墨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降低了油墨的生产成本,增加油墨的生产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及在耐温转移型接装纸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提升烟用接装纸的质感,一般会在烟用接装纸的表面进行各种表面处理或烫金加工。一般情况下,油墨印刷后可以直接进行烫金加工,以将烟用接装纸的表面印刷一些图文,使得烟用接装纸的表面更加具有质感,以及使得烟用接装纸更加的美观。
现有技术中虽然通过烫金加工来提升烟用接装纸的质感,但是这种烟用接装纸存在以下的缺点:(1)烟用接装纸的耐高温性能差,当烟用接装纸包烟后的烟支在极端的高温环境中(例如:夏季80℃的汽车中),油墨层容易产生粘连现象,从而导致烟支不能进行抽吸,造成烟支的浪费;(2)油墨制备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低,使得油墨制备的时间和成本有所增加,导致生产效益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及在耐温转移型接装纸中的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实现烟用接装纸表面的油墨层不会在极端高温的环境下而发生粘连现象,提高油墨的实用性,同时达到油墨能够高效、高质生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油墨,所述该油墨的组份主要包括硝化棉、乙醇、乙酸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聚乙烯蜡和聚氨酯。
优选的,所述该油墨各组份的重量占比分别为:硝化棉20-25%、乙醇60-65%、乙酸乙酯8-10%、乙酰柠檬酸三丁酯5-10%、聚乙烯蜡1-2%、聚氨酯1-5%。
2、依据上述油墨,还公开有该油墨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S1、将硝化棉、乙醇、乙酸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聚乙烯蜡和聚氨酯加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混合,待混合均匀后,制得混合物A;
S2、将S1中制得的混合物A加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球磨均匀后,制得混合物B;
S3、将S2中制得的混合物B采用1000目过筛,以制得耐高温光油墨。
优选的,所述S2中通过球磨机球磨时间为7-9小时。
优选的,所述S2通过球磨机球磨过程中珠料比为2:1。
3、基于上述的油墨,应用在耐温转移型接装纸中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纸张,以制成接装纸中的纸张层;
S2、采用多色凹版印刷机印刷普通油墨,并利用烘箱将印刷的普通油墨进行烘干,以形成油墨层;
S3、再利用多色凹版印刷机印刷耐高温光油墨,并通过烘箱将印刷的耐高温光油墨进行烘干,形成耐高温光油层;
S4、将S1 、S2 和S3完成后形成的接装纸产品进行收卷,并转入烫金工序;
S5、按需求采用电化铝对S4收卷的接装纸产品进行烫金;
S6、烫金完成后,经分切工序生产出接装纸成品。
优选的,所述S2和S3中印刷机的印刷车速为均160-180米/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嘉泽包装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嘉泽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00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油墨碳带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制备阴极缓冲层的墨水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