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力幅值和均值的确定方法以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0182.1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5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君;王红伟;赵子豪;田凯;王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1N3/00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柳欣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评价对象 地表 评估准确性 工况确定 结构疲劳 应力变化 应力变量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力幅值和均值的确定方法以及装置,在获取到待评价对象在各个工况下的应力张量后,获取每两个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张量差,并从各个应力张量差中确定最大应力张量差以及最大应力张量差对应的两种工况,并根据最大应力张量差以及最大应力张量差对应的两种工况,确定待评价对象的应力幅值及应力均值。由于每个应力张量差能够准确地表征从一种工况过渡到另一种工况时产生的应力变化,使得最大应力张量差能够准确地表征待评价对象的最大应力变量,即应力幅值,因而,根据最大应力张量差及对应工况确定的应力幅值和应力均值能够准确地表征待评价对象的最大应力幅值及均值,提高应力幅值和均值的准确性,并提高结构疲劳强度的评估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疲劳强度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力幅值和均值的确定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使用Goodman方法评价疲劳强度;而且,在利用Goodman方法进行疲劳强度评价之前需要获取待评价对象的应力幅值和均值。然而,对于多轴疲劳评价来说,因多个工况之间的主应力方向不同而导致应力幅值和均值的获取是十分困难的。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最大主应力法和最大主应力投影法来确定应力幅值和均值。其中,最大主应力法和最大主应力投影法均基于“最大幅值方向就是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假设来确定应力幅值和均值,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最大幅值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重合的概率极低(例如,当压应力绝对值远大于拉应力时,最大幅值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是不重合的),如此导致利用最大主应力法或最大主应力投影法所确定的应力幅值和均值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应力幅值和均值的确定方法以及装置,能够准确地确定出应力幅值和均值,从而能够提高对结构疲劳强度的评估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力幅值和均值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待评价对象在各个工况下的应力张量,并将每两个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张量作差,得到各个应力张量差;
从所述各个应力张量差中确定最大应力张量差;其中,所述最大应力张量差由在第一工况下的应力张量和在第二工况下的应力张量进行作差得到;
根据所述最大应力张量差确定待评价对象的应力幅值,并根据所述在第一工况下的应力张量和所述在第二工况下的应力张量,确定待评价对象的应力均值。
可选的,所述从所述各个应力张量差中确定最大应力张量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各个应力张量差,获取各个应力张量差的最大主应力;
根据所述各个应力张量差的最大主应力中的最大值,确定最大应力张量差。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最大应力张量差确定待评价对象的应力幅值,具体包括:
将所述最大应力张量差的最大主应力的二分之一作为待评价对象的应力幅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在第一工况下的应力张量和所述在第二工况下的应力张量,确定待评价对象的应力均值,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在第一工况下的应力张量和所述在第二工况下的应力张量,得到目标张量和;
根据所述目标张量和,确定待评价对象的应力均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张量和,确定待评价对象的应力均值,具体包括:
将所述目标张量和在应力幅值方向上应力分量的二分之一作为待评价对象的应力均值;其中,所述应力幅值方向为最大应力张量差的最大主应力方向。
可选的,所述目标张量和在应力幅值方向上应力分量,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0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