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水毁快速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0617.2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0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姚武;易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帆源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5 | 分类号: | F16L55/165;F16L55/18 |
代理公司: | 33295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金元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北干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台形 修复 撑板 支承盘 衬管 导向头 卷扬机 快速修复装置 锥面 小端 锥度 相等 径向驱动装置 可拆卸连接 管道修复 径向缩回 锁位装置 同轴设置 外圆弧面 钢丝绳 前端套 侧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水毁快速修复装置,包括:两个卷扬机,修复头,修复衬管,修复衬管锁位装置;修复头包括:同轴设置的小端位于前端的锥台形导向头、支承盘、至少两个设于支承盘前端和锥台形导向头大端之间的圆弧撑板,圆弧撑板径向驱动装置;修复衬管的前端套在支承盘外;锥台形导向头大端的直径小于修复衬管的外径;圆弧撑板的前端设有锥度与锥台形导向头的锥度相等的锥面,锥面小端的半径与锥台形导向头大端的半径相等;圆弧撑板径向缩回时,圆弧撑板的外圆弧面位于锥台形导向头大端侧围的内侧;两个卷扬机的钢丝绳与锥台形导向头小端和支承盘后端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一种管道水毁快速修复装置使管道修复效率较高,修复费用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毁管道修复领域,尤其是一种管道水毁快速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大雨大水的冲击会使地面发生沉降、位移,导致地下金属管网的管道因水毁发生渗漏、变形等损坏;传统的管道修复方法是通过管道CCTV检测仪找出损坏位置,开挖修复管道后再进行回填,恢复原来的地貌,存在管道修复效率较低,修复费用较高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管道修复效率较高,修复费用较低的管道修复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的管道修复方法存在管道修复效率较低,修复费用较高的不足,提供一种管道修复效率较高,修复费用较低的一种管道水毁快速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道水毁快速修复装置,包括:两个卷扬机,修复头,修复衬管;修复头包括:同轴设置的小端位于前端的锥台形导向头、支承盘、至少两个设于支承盘前端和锥台形导向头大端之间的圆弧撑板,圆弧撑板径向驱动装置,修复衬管锁位装置;修复衬管的前端套在支承盘外,圆弧撑板挡住修复衬管的前端面;修复衬管的内孔直径与支承盘外径适配;锥台形导向头大端的直径小于修复衬管的外径;圆弧撑板的外半径等于或大于修复衬管的外半径;圆弧撑板的前端设有锥度与锥台形导向头的锥度相等的锥面,锥面小端的半径与锥台形导向头大端的半径相等;圆弧撑板径向缩回时,圆弧撑板的外圆弧面位于锥台形导向头大端侧围的内侧;两个卷扬机的钢丝绳与锥台形导向头小端和支承盘后端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所述的一种管道水毁快速修复装置使用时,通过管道CCTV检测仪找出需要修复的管道及损坏位置;将修复头置于管道后端中,第一个卷扬机置于管道前侧的一个施工井中,第二个卷扬机、灌浆机置于管道后侧的一个施工井中;第一个卷扬机启动,拉动修复头向前运动到管道的损坏位置,圆弧撑板径向驱动装置驱动圆弧撑板撑住管道内侧围实现管道整形;修复头继续向前运动,修复衬管向前运动到管道的损坏位置且衬在管道内侧围;圆弧撑板径向驱动装置驱动圆弧撑板径向缩回,第二个卷扬机启动,拉动修复头穿过修复衬管向后运动脱离管道后端,完成管道修复。所述的一种管道水毁快速修复装置使管道修复效率较高,修复费用较低;两个卷扬机使修复头能在管道中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锥台形导向头大端的直径小于修复衬管的外径,圆弧撑板径向缩回时,圆弧撑板的外圆弧面位于锥台形导向头大端侧围的内侧,使修复衬管衬在管道内侧围后,修复头能穿过修复衬管衬向后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圆弧撑板径向驱动装置为与支承盘前端连接的四爪自定心电动卡盘,锥台形导向头大端设有与四爪自定心电动卡盘前端连接的连接柱,圆弧撑板有四个,四个圆弧撑板与四爪自定心电动卡盘的四个夹爪外端一一对应连接;或圆弧撑板径向驱动装置为与支承盘前端连接的三爪自定心电动卡盘,锥台形导向头大端设有与三爪自定心电动卡盘前端连接的连接柱,圆弧撑板有三个,三个圆弧撑板与三爪自定心电动卡盘的三个夹爪外端一一对应连接。圆弧撑板径向驱动装置为四爪自定心电动卡盘或三爪自定心电动卡盘,使多个圆弧撑板径向同步运动且运动精度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相邻两个圆弧撑板的相对侧端内侧设有弧形防尘垫;弧形防尘垫的一端与一个圆弧撑板的内侧连接,弧形防尘垫的另一端伸入另一个圆弧撑板的内侧。弧形防尘垫利于防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帆源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帆源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0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