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网络的卷烟零售端售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0803.6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8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尹健康;刘宁;张卫东;贺红梅;陈奕江;任钢;王玺;洪海舟;欧达宇;付秋璇;李梁;肖彭莹;吴维;韩淑君;刘严;唐靖;宋红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烟草公司成都市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2 | 分类号: | G06Q30/02;G06Q30/06 |
代理公司: | 11421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卓邦荣;史炜炜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草零售 卷烟 零售 积分兑换 终端 积分制 识别码 操作流程 购销行为 卷烟制品 烟草管理 中奖信息 互动性 互动 中奖 抽奖 后台 发送 烟草 反馈 奖励 积累 销售 网络 服务 | ||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卷烟零售端积分售销激励方法,首先由烟草零售扫码终端扫录卷烟识别码获得积分;烟草管理后台对烟草零售扫码终端每月积分排名并发送中奖信息;同时消费端在烟草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扫录所购卷烟识别码,并反馈消费端是否中奖;消费端和烟草零售扫码终端根据均可累计积分兑换奖励。通过线下销售线上零售端和消费端积分制形式促进零售端和消费端的互动,激励零售端按照正规售卖操作流程进行扫码出售,并积累积分,同时,消费者通过微信公总平台对所购卷烟进行扫码积分并参与抽奖和积分兑换,积分激励不仅增强了两端的互动性,还以积分制形式激励两端多次发生购销行为,提升了卷烟制品的服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零售行业技术领域,主要涉及基于网络的卷烟零售端积分售销激励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卷烟营销环节中零售终端是最重要的环节,但目前的零售终端始终处于传统的营销模式,而且无法把控零售终端的销售行为,也无法获悉卷烟制品是否已流向市场消费者手中,由于卷烟营销处于传统的营销模式,使零售终端与消费者无互动行为,严重降低了卷烟制品的服务质量,这对卷烟销量的增长是有极大影响的。
面对当前“大数据、大市场”的全球化经济格局,现代卷烟零售终端作为整个卷烟营销网络链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承担着市场互动、市场需求信息、消费变化趋势的实施与收集作用。
目前的市场发展采用线上线下立体协同营销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卷烟营销也需要找到一种适合卷烟市场的营销模式,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卷烟制品的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卷烟零售端积分售销激励方法,通过积分制形式促进零售端和消费端的互动,增强了两端的互动性,提升了卷烟制品的服务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基于网络的卷烟零售端积分售销激励方法,包括用于扫描上传卷烟识别码烟草零售扫码终端、以及对各烟草零售扫码终端上传数据处理及发送信息的烟草管理后台和购烟消费者的消费端;
所述端积分售销激励方法包括:
烟草零售扫码终端扫录卷烟识别码并与烟草管理后台发送的卷烟识别码信息相匹配;
烟草零售扫码终端扫录卷烟识别码获得积分;
烟草管理后台对烟草零售扫码终端每月积分排名;
烟草管理后台发送中奖信息;
烟草零售扫码终端根据累计积分兑换奖励;
消费端在烟草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扫录所购卷烟识别码;
烟草管理后台判断消费端所扫录卷烟识别码是否已扫描出售;
烟草管理后台反馈消费端是否中奖;
消费端根据累计积分兑换奖励。
所述烟草管理后台将配送卷烟的识别码发送至烟草零售扫码终端,所述烟草零售扫码终端扫描售出卷烟的识别码,每扫录一次卷烟识别码必须与烟草管理后台导入配送卷烟的识别码中某个识别码相匹配。
所述售出卷烟识别码与配送卷烟识别码相匹配后烟草零售扫码终端自动记录一个积分并上传至烟草管理后台,同一卷烟识别码多次扫录仅记一个积分。
所述烟草管理后台每月第一天对上月各烟草零售扫码终端当月累积上传的扫码积分进行由高分至低分的排序封存。
所述烟草管理后台选出最高积分烟草零售扫码终端和一个或多个平均积分的烟草零售扫码终端发送中奖信息。
所述消费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将扫描的卷烟识别码上传至烟草管理后台,烟草管理后台根据卷烟识别码的信息分析是否通过烟草零售扫码终端扫描售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烟草公司成都市公司,未经四川省烟草公司成都市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0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