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a-Ce二元掺杂钡铁氧体吸波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0885.4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1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冯辉霞;潘魁;尚琼;陈娜丽;张靓;谭琳;赵丹;杨伟;王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黄艳丽 |
地址: | 73005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a ce 二元 掺杂 铁氧体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微波吸收材料,尤其涉及一种La‑Ce二元掺杂钡铁氧体吸波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吸波材料为将La3+、Ce3+掺杂进入钡铁氧体晶格制得的材料,化学式为:BaLa0.5‑xCexFe11.5O19,其中0≤X≤0.5。制备方法如下:1)将原料进行混合,以柠檬酸溶液为络合剂,生成溶胶;2)将制备好的溶胶用氨水调节至pH值,恒温搅拌、干燥形成干凝胶;3)将干凝胶通过自蔓延燃烧得到前躯体;4)将前躯体煅烧冷却至室温得到镧铈掺杂钡铁氧体;研磨后即为镧铈掺杂钡铁氧体吸波材料。本发明利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以柠檬酸为络合剂将钡铁氧体中的Fe3+用La3+、Ce3+部分取代得到镧铈掺杂的钡铁氧体,只需调节La3+、Ce3+掺杂量就可以改变钡铁氧体饱和磁化强度、矫顽力,调控钡铁氧体的静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微波吸收材料,尤其涉及一种La-Ce二元掺杂钡铁氧体吸波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通讯设备、通信卫星、大功率雷达等新型多波段电子设备的迅猛发展,高性能吸波材料应运而生。为了保障人身健康、电子医疗设备安全、国防安全,需要用效地消除有害电磁波,对吸波材料的吸收能力、吸收带宽提出了更高地要求。除此之外,具有低密度和较薄匹配厚度的吸波材料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例如航空航天、汽车、小型电子设备领域。由此可见,吸波材料在军用和民用上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磁铅石型钡铁氧体是硬磁铁氧体,具有典型的P63/mmc空间结构。它有高的饱和磁化强度、高矫顽力、高磁晶各向异性和化学稳定性及抗腐蚀性等特点。钡铁氧体不仅用于永磁材料、高密度垂直磁记录介质等,近年来在吸波和电磁屏蔽领域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不同静磁性能的钡铁氧体的吸波性能有所不同,通过调控钡铁氧体的静磁性能可以改变钡铁氧体的吸波性能。目前,离子掺杂是调控钡铁氧体磁性能的主要方法。通过离子掺杂取代铁氧体中的金属离子,可以调控铁氧体的电磁参数及静磁性能,从而对其性能进行改善,扩大应用范围。掺杂离子包括金属离子、稀土离子。但目前针对镧、铈双稀土掺杂钡铁氧体降低微波反射的研究却鲜有报道。
钡铁氧体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1938年Ade Iskold成功的合成了六角晶系的M型钡铁氧体。发展至今,已经有多种方法去合成钡铁氧体,如化学共沉淀法、水热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熔盐法等,每种方法都存在技术的优点及缺点。为了弥补单一方法的缺陷,可以采用两种技术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例如共沉淀法与熔盐法结合,降低了制备纳米钡铁氧体的温度需求,避免了共沉淀法在高温下生成更多的杂质。但目前存在的制备方法普遍存在着能耗高,污染环境,且产品纯度低,产量不理想,无法大规模实现工业化生产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制备成本低、制备过程简单,而且纯度高、分散性好的La-Ce二元掺杂钡铁氧体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是:BaFe12O19作为单一的微波吸收剂,具有密度大、介电损耗低等不足,制约了其实际应用。稀土或过度金属离子取代可以改善BaFe12O19的电磁参数,进而改善吸波性能。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a-Ce二元掺杂钡铁氧体吸波材料,所述La-Ce二元掺杂钡铁氧体吸波材料为将La3+、Ce3+掺杂进入钡铁氧体晶格制得的材料,化学式为:BaLa0.5-xCexFe11.5O19,其中0≤X≤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08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