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车牌识别充电的高功率直流电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0980.4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2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祝康;黄孔;武继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明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5 | 分类号: | B60L53/65;B60L53/66 |
代理公司: | 44604 深圳市华盛智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国英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直流电 充电电路板 功率电路板 监控电路板 摄像头拍摄 摄像头 车牌号码 车牌识别 充电管理 充电系统 发明构思 高功率 比对 刷卡 车牌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车牌识别充电的高功率直流电充电系统,包括摄像头、监控电路板、充电电路板、功率电路板和充电执行电路;本发明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通过摄像头拍摄车牌,并通过提取车牌号码进行比对后自动进行充电,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充电管理的人员,也避免了刷卡和扫码等繁琐的操作,更加方便和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车牌识别充电的高功率直流电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本身无污染,不排放二氧化碳,没有尾气污染,对于目前排放量高的普通小汽车来说有着节能环保的优势,对于治理环境污染和减少尾气排放相当有利。由于充电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问题之一。
目前市面上拥有多种充电桩,可以有效的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现有的充电场站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场站进行管理,充电客户进行充电必须通过扫码、刷卡等方式才能进行充电,启动充电过程比较繁琐。
基于上述缺陷,可以设计能自动识别充电的充电系统。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充电桩采用扫码和刷卡的方式进行充电,操作繁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通过车牌识别进行自动充电的充电桩系统,通过本系统实现车牌识别后自动充电,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人员管理,也省去了扫码和刷卡等繁琐的操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过车牌识别充电的高功率直流电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监控电路板、充电电路板、功率电路板和充电执行电路;其中:
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车牌图像;
所述监控电路板与所述摄像头连接,并将所述摄像头获取的车牌图像进行车牌数字信息的识别和提取,然后将提取的车牌数字信息与内部储存的车牌数字信息进行匹配;所述监控电路板向外发出充电或者停止充电指令,且在上述匹配中匹配成功的情况下,读取对应汽车所需的充电功率信息,并结合该充电功率信息向所述功率电路板发出功率调度指令,向所述充电电路板发出充电指令;
所述功率电路板与所述监控电路板通信连接,并接收来自所述监控电路板的功率调度指令,然后控制所述充电执行电路上的功率分配单元进行输出功率分配;
所述充电电路板与所述监控电路板通信连接,并接收来自所述监控电路板的充电或者停止充电指令,然后控制所述充电执行电路的通断进行充电或停止充电;
所述充电执行电路包括多组并联的AC/DC转换器和一组直流接触器,多组该AC/DC转换器作为所述功率分配单元,所述直流接触器受所述充电电路板控制,所述直流接触器控制所述充电执行电路的通断以完成所述充电或者停止充电的指令。
进一步,作为优选,还包括直流电能表,所述直流电能表设置在所述充电执行电路中,所述直流电能表用以测量给汽车充电的电量值,并将该电量值信息发送给所述监控电路板。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充电执行电路上设置有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作为进线开关。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充电执行电路上设置有交流接触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监控电路板上连接有用于给汽车车牌补光的补光灯。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监控电路板上连接有显示屏。
进一步,作为优选,还包括散热风扇,所述充电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散热风扇的电路。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充电执行电路上连接有绝缘检测盒,且该绝缘检测盒通信连接到所述充电电路板。
有益效果:本发明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通过摄像头拍摄车牌,并通过提取车牌号码进行比对后自动进行充电,相对于现有技术减少了充电管理的人员,也避免了刷卡和扫码等繁琐的操作,更加方便和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明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明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09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