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育肥期采食量的肉鹅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2370.8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2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闫俊书;宦海琳;奚雨萌;施振旦;林勇;周维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K50/75 | 分类号: | A23K50/75;A23K10/30;A23K10/37;A23K10/12;A23K20/20;A23K20/22;A23K20/28;A23K20/174;A23K20/26;A23K20/105;A23K20/14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肉鹅 饲料 采食量 育肥期 肠道 碎米 食品加工副产品 玉米粉 纤维类饲料 专用添加剂 大肠杆菌 麸皮 饱感信号 肠道健康 发酵饲料 饲料配方 营养均衡 专用生物 预混料 血清 采食 豆粕 盲肠 米糠 绒毛 食欲 制备 配方 发育 饲养 刺激 养殖 应用 | ||
1.一种提高育肥期采食量的肉鹅饲料,其特征在于,每100kg的饲料,包括如下成分:玉米粉9.5-29.5kg,豆粕8kg份,碎米20-40kg,青花稻20kg,麸皮8kg,米糠10kg,肉鹅专用添加剂预混料4.5kg,肉鹅专用生物发酵饲料2.5kg;
所述的肉鹅专用生物发酵饲料由发酵底物与发酵菌种均匀混合,然后交替进行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至PH值为3.8-4.2而成;
所述发酵底物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重量份数为28-34份的玉米、重量份数为18-21份的麸皮、重量份数18-21份的豆粕和重量份数为30份的水;
所述发酵菌种由乳酸菌菌粉、酵母菌菌粉和枯草芽孢杆菌菌粉组成的复合发酵菌种组成;三种菌粉的重量比为1:1:1;
所述复合发酵菌种与发酵底物的重量比为0.5-0.7:1000;
所述肉鹅专用添加剂预混料按重量份由如下组分组成:复合微量元素预混剂2.30份、复合维生素预混剂0.55份、磷酸氢钙30.0份、石粉15份、胆碱1.0份、氨基酸10.0份、食盐7.0份、棒土34.15份;
每千克复合微量元素预混剂含有以下微量元素:无水硫酸铜34.0g、一水硫酸亚铁220.0g、一水硫酸锌100.0g、一水硫酸锰260.0g、亚硒酸钠24.0g、碘化钾26.0g、复合抗氧化剂2.0g、氧化锌50.0g、沸石粉284.0g;
每千克复合维生素预混剂含有如下成分:维生素A 38000000IU、维生素D310000000IU、维生素E 120000IU、维生素K3 10000mg、维生素B1 10000mg、维生素B230000mg、维生素B6 14000mg、维生素B12 120mg、泛酸钙60000mg、烟酸200000mg、叶酸5000mg、生物素500mg、余量为脱脂米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的交替进行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发酵底物和发酵菌种均匀混合后,倒入发酵槽中,并将发酵槽中的发酵物料堆至60-80cm高度,静置,对发酵槽中的发酵物料进行温度监控,当发酵物料的温度大于45℃时,翻料,使发酵物料降温、通风,然后再静置,如此持续发酵72-120h,至发酵物料PH值为3.8-4.2,即发酵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粉与青花稻的粉碎粒度为3.0-5.0mm,碎米无需粉碎;直接与其他组分充分混合均匀。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提高育肥期采食量的肉鹅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方称取玉米粉、豆粕、碎米、青花稻、麸皮、米糠、肉鹅专用添加剂预混料和肉鹅专用生物发酵饲料;
(2)制备肉鹅专用生物发酵饲料,取肉鹅专用生物发酵饲料与粉碎过的豆粕放入搅拌机混合形成生物发酵饲料-豆粕预混物;
(3)将复合微量元素预混剂、复合维生素预混剂、磷酸氢钙、石粉、胆碱、氨基酸、食盐和棒土分别过40目筛,配制肉鹅专用添加剂预混料;
(4)所述玉米粉与青花稻的粉碎粒度为3.0-5.0mm,碎米无需粉碎;
(5)将以上各组份配料充分混合;
(6)用颗粒机将混合物制成粒径为1.8-3.0mm的颗粒,保温保湿稳定15分钟左右;
(7)用风冷脱水冷却,使颗粒含水量为10%-11%,颗粒温度降至室温,即制成肉鹅配合饲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23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