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质除臭剂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2810.X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8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秦文隆;林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文隆;林志杰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关宇辰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质 除臭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有关一种水质除臭剂及其制造方法,其制造方法主要是将天然贝类壳体,经高温锻烧去除有机物质及高温反应,续经研磨筛分后,再经混合微生物菌种后,制成水质除臭剂,本发明前述水质除臭剂,其主要包括有以天然贝类壳体高温处理反应筛分制成的粉体,该粉体粒径大小范围0.4μm至10μm,并具有多孔隙结构,前述粉体孔隙内及外表面并填充包覆有微生物菌种,本发明水质除臭剂具有高比表面积,且具较佳的吸附能力,具有不使用能源、不会产生化学污染及利于微生物菌种附载繁殖等功效,可有效对水质达成除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水质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有关一种水质除臭剂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当人体嗅觉某种气味“而感觉厌恶”,该气味即为一般认知的异味。虽然植物芳香精油、咖啡、食物香味等为大多数人喜爱,但人们对气味的好恶可能因时、地、心情等而异,故因嗅得气味而感觉厌恶,即可认知为广意的异味。异味的原因,就产生机制而言,可分成“生物分解”、“化学反应”及“物理反应”等几大类:
其中,生物分解:微生物分解含硫有机物可通过脱巯基产生H2S,通过脱氨基产生NH3,自然界所有厌氧微生物几乎都能分解蛋白质等产生H2S。但H2S难溶于水,在缺氧环境中难以被氧化,所以在有机污染严重的缺氧水体中容易逸出水体进入空气,因而发出令人不快的异味。
化学反应:其为工业异味产生的主要机制,如石油的加氢脱硫反应产生硫醇及硫化氢、加氢脱氮反应产生氨,树脂的热裂解产生醇、酮、胺。
物理反应:其主要为异味物质的相转移,例如油漆溶剂(甲苯、二甲苯、异丙醇、丁醇、丁酮、戊酮、乙酸乙酯等)的蒸发、油烟挥发性有机物溢散、下水道味道溢散等。
存在水中的异味大多是由不同化学物质所生成,此外水源的异味常因地域性、季节性及周期性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特殊异味。一般水源异味产生的原因有以几种:
(1)已存在自然界中的化学物质(chemical matter)形成的异味:存在于黏土表层中的矿物质、无机物(如Fe、Mn、Na)被水冲刷溶解于水中后,会产生特殊的土异味和金属味;当水中的铁含量高于0.5ppm时,即有金属臭产生;当水源水域缺氧形成厌氧(anaerobic)状态时,硫酸盐因还原产生硫化氢,亦有异味产生,一般当其在饮水中含量达到0.2 ppm 时,即发生异味。
(2)家庭污水、工业废水或农业、蓄牧污水排入所造成的异味:都市污水中有各式的产臭有机物及无机物,如硫化氢与氨水为两个主要的产臭无机物,有机的部分包含了细菌代谢产生的未完全氧化副产物(如有机酸、醛、酮)外,尚有氮化物(如胺类)及硫化物(如硫醇类) (Dague 1972所著文献);而生活污水部分则含有高浓度的含氮化物。污水处理异味来源为活性污泥、初沉池等程序,主要产臭物质为吲哚(indole)、粪臭素(skatole)硫醇类与有机酸(正戊酸与异戊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文隆;林志杰,未经秦文隆;林志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28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套件
- 下一篇:支持大整数数据类型和运算符的编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