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临坡面岩体竖向裂隙注浆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3182.7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6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复明;李晓龙;张蓓;钟燕辉;胡冶耐;赵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郑州安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坡面岩体 竖向 裂隙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临坡面岩体竖向裂隙注浆设计方法,方法包括:根据岩体竖向裂隙注浆模型,拟合建立裂隙开度、单孔注浆量与最大膨胀压力之间的关系以及裂隙开度、单孔注浆量与扩散范围之间的关系;获取实际临坡面岩体的竖向裂隙和岩体的几何尺寸;根据稳定性验算,计算注浆过程中实际岩体竖向裂隙面允许承受的最大膨胀压力;根据裂隙开度、单孔注浆量与最大膨胀压力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单孔注浆量;根据裂隙开度、单孔注浆量与扩散范围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浆液扩散范围;根据浆液扩散范围、单孔注浆量、实际岩体的几何尺寸以及注浆布孔形式,计算出注浆孔数以及注浆孔间距。本方法有效降低岩体竖向裂隙充填注浆的主观性,科学注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体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临坡面岩体竖向裂隙注浆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岩石由于在风蚀、水蚀、冻融及重力侵蚀交互作用下,常常呈现出复合侵蚀模式。
岩体通常发生块体状侵蚀存在大量竖向裂隙,裂隙构成了水流下渗的通道,在冻融循环和水侵蚀作用下,裂隙不断下切,裂隙面两侧咬合力丧失,使临坡面的砒砂岩块体与母体完全分离,产生下坠、倾覆趋势,当达到一定极限状态时即突然发生崩塌,形成块体状重力侵蚀。
临坡面岩体崩塌常常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公路两旁的临坡面岩体崩塌会造成公路中断,更甚至会危害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砒砂岩为例:我国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分布着一种特殊泥沙岩—砒砂岩,面积约1.67万km2,其土壤侵蚀模数最高达76000t/km2.a。虽然砒砂岩区仅占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的2.6%,但产沙量却占到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输入黄河粗泥沙的30%左右,是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地区。
导致高产沙量的主要原因在于砒砂岩特殊的岩性。由于颗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蒙脱石含量高,遇水膨胀泥化,加上冻融循环作用,岩石结构极易遭到破坏,在风蚀、水蚀、冻融及重力侵蚀交互作用下,呈现出复合侵蚀模式。其中重力侵蚀占总侵蚀量的30%以上,重力侵蚀产生的松散堆积物,是黄河中游土壤侵蚀产沙的主要来源。因此,加强对砒砂岩区重力侵蚀的治理,对于控制土壤侵蚀、减少入黄泥沙具有重要意义。
重力侵蚀主要有泻溜、崩塌、滑塌等表现形式,其中以崩塌为主要形式的块体状重力侵蚀现象十分突出,其发生具有突然性,所产生的侵蚀量和破坏性往往比较大。
通常发生块体状侵蚀的砒砂岩层中存在大量竖向裂隙,裂隙构成了水流下渗的通道,在冻融循环和水侵蚀作用下,裂隙不断下切,裂隙面两侧咬合力丧失,使临坡面的砒砂岩块体与母体完全分离,产生下坠、倾覆趋势,当达到一定极限状态时即突然发生崩塌,形成块体状重力侵蚀。
通过注浆充填临坡面砒砂岩体中的竖向裂隙、从而封堵水流通道、避免水流下渗、阻止裂隙下切趋势,同时借助浆液固化后所产生的粘结力,使裂隙两侧岩块粘接在一起,从而提高临坡面岩块的稳定性、避免崩塌是防治块体状重力侵蚀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由于砒砂岩岩性特殊,对水敏感,传统的注浆材料如水泥浆、水玻璃等,由于均以水作为溶剂或主要反应成分,会对砒砂岩结构造成破坏,使得加固效果被严重削弱甚至完全丧失加固作用。
可以通过注入非水反应浆料,例如:高聚物浆液,浆液固化后所产生的粘结力,使裂隙两侧岩块粘接在一起,提高临坡面岩块的稳定性。同时由于高聚物浆液不以水作为溶剂或主要反应成分,因此不会对砒砂岩体结构产生附加侵蚀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郑州安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大学;郑州安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3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