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型桩芯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3198.8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黄达;罗世林;吴礼舟;裴向军;王俊杰;肖衡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38;E02D3/10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桩芯 排水 抗滑桩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米”型桩芯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上部方形外桩壁(2)、上部“米”型内桩芯(3)、上部桩身集水空间(4)、透水骨料(6)和排水垫层(7);所述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穿透滑面(13)并深入基岩(12)且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内开设有多个泄水孔(8);所述上部方形外桩壁(2)上开设有多个导流孔(9);
所述上部方形外桩壁(2)内设置上部“米”型内桩芯(3),上部方形外桩壁(2)和上部“米”型内桩芯(3)之间的区域为上部桩身集水空间;
所述上部桩身集水空间(4)的底部与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上部对应位置铺设多层排水垫层(7);
所述泄水孔(8)和导流孔(9)均与相应的上部桩身集水空间(4)相连通;在上部桩身集水空间(4)、泄水孔(8)和导流孔(9)中均充填透水骨料(6);
采用钢筋笼把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上部方形外桩壁(2)、上部“米”型内桩芯(3)连接成一个整体,且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上部方形外桩壁(2)和上部“米”型内桩芯(3)整体浇筑;
上部“米”型内桩芯的壁厚设置为上部方形外桩壁厚度的2/3;所述钢筋笼包括“米”形钢筋笼(5)和方形钢筋笼(11),“米”形钢筋笼(5)位于上部“米”型内桩芯(3)内,方形钢筋笼(11)位于上部方形外桩壁(2)内,且“米”形钢筋笼(5)和方形钢筋笼(11)向下贯穿至下部方形实心桩底中,“米”形钢筋笼(5)与方形钢筋笼(11)焊接成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中开设的泄水孔(8)的断面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方形外桩壁(2)的厚度d为桩身断面长度l的1/6;且上部方形外桩壁(2)上均匀布设导流孔(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桩身集水空间(4)的断面形状为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透水骨料(6)为碎石或者透水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抗滑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上部方形外桩壁(2)的外侧包裹土工滤膜(10)。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米”型桩芯的排水抗滑桩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
S1现场勘查及室内设计:现场勘查山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捕捉潜在的滑动面或滑动带的位置,确定抗滑桩尺寸、桩孔深度以及埋设位置;
S2预制钢筋笼:采用焊接的方式制作“米”形钢筋笼(5)和方形钢筋笼(11),最后将”米”形钢筋笼(5)装入方形钢筋笼(11)中焊接形成钢筋笼整体;
S3制作模板:根据方桩尺寸加工制作方形外模板和三角形内模板;
S4施工准备:根据室内设计结果对抗滑桩所需埋设的位置进行测量定位,将钢筋笼、水泥材料、模板以及钻孔设备运至施工现场;
S5桩孔施工:按照设计的桩位和桩孔尺寸要求开挖桩孔至设计深度,根据地质条件对桩孔进行护壁处理;
S6浇筑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将制作好的钢筋笼整体和方形外模板吊装到桩孔内,浇筑下部方形实心桩底(1)至设计高度并预留泄水孔(8);
S7浇筑上部方形外桩壁(2)和上部“米”型内桩芯(3):将三角形内模板吊装至设计位置,整体浇筑形成上部方形外桩壁(2)和上部“米”型内桩芯(3),并在上部方形外桩壁(2)预留导流孔(9);
S8骨料充填:上述所有步骤完成后拆除模板,充填透水骨料(6)至泄水孔(8)中,随后铺设排水垫层(7),紧接着将透水骨料(6)充填到上部桩身集水空间(4)和导流孔(9)中;
S9回填夯实:将土工滤膜(10)包裹在桩身外侧,随后回填桩身与桩孔之间的空间,并夯实且于桩顶覆盖一层黏土(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319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