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体金加速反应装置以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4155.1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6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芳;龚海文;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爱芳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卢海龙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速反应装置 反应腔体 活动柱塞 反应盒 反应腔 胶体金 体内 胶体金标记物 免疫学 支持体 检测 抽吸 微孔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胶体金加速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盒机构;所述反应盒机构包括反应腔体、与所述反应腔体相连接的活动柱塞和安装在所述反应腔体内的微孔支持体。通过活动柱塞在反应腔体内进行上下抽吸运动来加速胶体金标记物的免疫学反应,来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验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体金加速反应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胶体金,即金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电、磁和光学等优良性质,可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免疫标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诊断、环境检测和食品卫生检测等方面。免疫金标记技术主要是基于其表面化学特征,利用简单的静电吸附原理将抗体偶联于表面,此外还包括疏水化作用,以及巯基、氨基等配位基团与金表面的共价结合作用等。1971年,Faulk和Taylor首次采用免疫金标记技术用于检测细菌表面抗原的分布,将胶体金作为一种可观察到的有颜色的标记物质应用于和生物抗体的结合,并在电镜下检测细菌分布,首次实现了在胶体金免疫细胞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现今,主流的免疫金标记技术主要利用了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在金标蛋白结合处,在显微镜下可见黑褐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在相应的配体处大量聚集时,肉眼可见红色或粉红色斑点,因而用于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中,这种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和无污染等优点,在检测抗原、抗体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免疫胶体金在医学检验中最常使用的有两个方法:1.免疫胶体金层析法;2.免疫胶体金斑点渗滤法。
免疫胶体金层析技术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样品随膜微孔毛细管作用层析,并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胶体金呈现颜色(红色)反应,达到检测抗原或抗体目的的检测技术。
金标免疫渗滤法其主要原理为在硝酸纤维素膜固相载体上包被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加入待检标本时标本中相应的抗体或抗原会与固相反应结合,再加入金探针,探针会进一步与固相上的结合物反应,如果待测物含有相应物质则会与探针结合产生肉眼可见的颜色反应,如果没有相关物质不会进一步偶联胶体金,不会产生明显的颜色。金标渗滤法检测过程中,样本和探针是通过在下渗过程中与NC膜上包被的抗原发生结合从而显色,渗滤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时间,进而影响最终检测的灵敏度。
免疫胶体金技术使用方便快速,反应能在15分钟内完成,并且应用范围广,可适应多种检测条件,假如优化整个反应过程,缩短整个检测过程时间至几分钟甚至几十秒,无疑可以大大提高这项技术的检测效率。
公开号为CN20149774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EB病毒EA-IgG、VCA-IgA抗体联检渗滤法试剂盒, 包括盒体, 所述盒体由卡盖和卡座扣合而成, 在所述卡座内的定位槽中固定有硝酸纤维素膜, 在其上相距一定距离的位点上点制有EB病毒的EA、VCA抗原和羊抗鼠IgG抗体, 在所述硝酸纤维素膜的下方垫有吸水滤纸,在与所述位点相对应的卡盖上开设有观察窗口。此专利需要静置渗析,渗析结果比较慢,会影响检测效果。
公告为CN249450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同步胶体金免疫渗滤装置,由过滤扩展层、渗滤层和废液吸收层组成的多层盒式装置,在渗滤层上设有两种以上抗原或抗体点样物和一条阳性对照线,并按照一定的位置排列成不同的形状。此专利通过静置渗滤的方式需要较长的等待结果,检测效果差。且无法除去渗滤以后的废液,多次渗滤以后,渗滤的效果会变差甚至无法渗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胶体金加速反应装置以及检测方法,通过活动柱塞在反应腔体内进行上下抽吸运动加速胶体金标记物的免疫学反应,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静置渗透效率过低且无法出去滤液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爱芳,未经王爱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41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