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4189.0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1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1F6/00;H02M3/335;H02M7/538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56 | 代理人: | 范洁琼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低温 线圈 能量 馈送 变换 装置 | ||
1.一种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源模块、真空模块、外部能量模块、内部能量模块和连接模块;所述冷源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真空模块提供冷源,所述外部能量模块被配置为位于所述真空模块外部,所述内部能量模块被配置为位于所述真空模块的内部,所述内部能量模块与所述外部能量模块之间被配置为通过所述连接模块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还包括冷媒模块,所述冷媒模块被配置为位于所述真空模块的内部,所述内部能量模块被配置为位于所述冷媒模块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包括电力电子变换器,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器包括大电流单元和小电流单元,所述大电流单元通过大电流电流引线与所述内部能量模块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电流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真空模块内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电流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冷媒模块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能量模块为低温线圈或超导线圈。
7.如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大电流单元和所述内部能量模块的电流引线为可插拔式。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器为直流-直流转换器且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为单个或多个并联的拓扑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的多个并联结构为交错并联结构。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直流转换器包含半桥式电路或全桥式电路,其半桥臂或全桥臂被配置为单个或并联多个开关器件。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电流单元和所述小电流单元之间被配置为通过一对或多对双绞线连接。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电流电流引线为单根或多根超导材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材料为多层堆叠或多股绞线或超导复合导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堆叠结构层间被配置为通过焊锡进行连接加固。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电流电流引线为单根或多根良导体材料或超导体和良导体的组合。
1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器包括Buck电路、双向Buck-Boost电路、半桥式电路、桥式直流变换电路中的一种或组合。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有低温线圈的能量馈送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uck电路或所述双向Buck-Boost电路或所述半桥式电路或所述桥式直流变换电路中的开关器件部分被配置为在所述真空模块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41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美容无菌水液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层内景旋转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