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孔隙结构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4653.6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2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秦杰;张靖;文晓宇;孙陆;孙仲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3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一军;张效荣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孔隙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孔隙结构部,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该孔隙结构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孔隙单元;孔隙单元包括:多面体框架,以及设置在多面体框架内的辐射结构;辐射结构包含N多根圆柱体,N根圆柱体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位于多面体框架内的中心结点,N根圆柱体的另一端分别与多面体的一个端点连接;中心结点采用凸包算法生成;N为正整数。该实施方式能够在保证具有足够的孔隙率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承载能力好,易于骨细胞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孔隙结构部。
背景技术
椎间融合器具有支撑、均分载荷等功能,能较好的恢复椎间隙高度和脊柱的生理曲度。
现有的椎间融合器的多孔结构多由正四面体结构构成,该正四面体结构包括有设置在四个顶点上的基点以及连接相邻顶点的棱,四面体的棱较长,棱之间的夹角太大,其刚性较小,承载力不够,孔隙率不够,从而不易于骨细胞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椎间融合器的孔隙结构部,能够在保证具有足够的孔隙率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承载能力好,易于骨细胞的生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椎间融合器的孔隙结构部,包括:孔隙单元;孔隙单元包括:多面体框架,以及设置在多面体框架内的辐射结构;辐射结构包含N多根圆柱体,N根圆柱体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位于多面体框架内的中心结点,N根圆柱体的另一端分别与多面体的一个端点连接;中心结点采用凸包算法生成;N为正整数。
可选地,N为8。
可选地,孔隙结构部包括多个孔隙单元;相邻两个孔隙单元的多面体框架的侧面重合。
可选地,圆柱体由以下任意一种材料制作而成:多孔钛,陶瓷,或聚合物,或复合材料。
可选地,圆柱体的长度为0.1mm~3mm、半径为0.05mm~1mm;辐射结构中任意两个圆柱体之间的倾角为10°~75°;孔隙结构部的孔隙率为5%~90%。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申请孔隙单元中圆柱体连接端的包络面是通过凸包算法生成的最小包络面,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最小的连接端会腾出更大的空间给孔隙,从而满足大孔隙率的要求。本申请的孔隙单元包括多面体框架和辐射结构,通过将辐射结构设置在多面体框架内,使得融合器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承载能力好。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多面体框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辐射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孔隙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包含多个孔隙单元的孔隙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八面体框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46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