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起降两级入轨重复使用空天飞机布局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4771.7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0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沈清;唐伟;陈兰;刘深深;胡静;喻海川;冯毅;刘磊;薛飞;董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G1/14 | 分类号: | B64G1/14 |
代理公司: | 11009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庞静<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行器 匹配 组合体 翼身 空天飞机 垂尾 概念设计阶段 闭合 飞行原理 水平并联 楔形头部 波特征 后掠翼 下折翼 展弦比 边条 后掠 机翼 两级 容重 入轨 空域 融合 | ||
1.一种水平起降两级入轨重复使用空天飞机布局,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飞行器和二级飞行器,二级飞行器和一级飞行器上下水平并联布局;所述的二级飞行器为带楔形头部、融合边条、小展弦比后掠薄机翼、中心垂尾的翼身组合体布局;所述一级飞行器为具有乘波特征下反后掠翼、可下折翼稍及V尾的翼身组合体布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天飞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飞行器的可下折翼稍,在马赫数2.5以下的飞行条件下与具有乘波特征下反后掠翼保持相同的下反,在飞行马赫数达到2.5以后下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天飞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下折翼稍为梯形翼,梯形翼面积占所述下反后掠翼面积的7%-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天飞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飞行器的翼身组合体通过下述方式进行设计:
根据装填涡轮基推进进排气系统以及燃料存储空间需求,从锥导乘波体出发,结合冲量定理获得椭圆形变截面机身;
在获得的机身的背风面设置一平面,用于安装二级飞行器,满足安装后的二级飞行器的质心与一级飞行器的质心重合;
在机身和所述的下反后掠翼之间通过边条进行融合,得到翼身组合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天飞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飞行器采用具有乘波特征的上单下反后掠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天飞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飞行器的V尾为双V尾,双V尾分别安装在两侧下反后掠翼的翼根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天飞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双V尾之间的夹角为40°-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天飞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飞行器的具有乘波特征下反后掠翼上设置副翼和襟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天飞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翼和襟翼的弦长一致,且占整个下反后掠翼平均弦长的20%-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天飞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飞行器的小展弦比后掠薄机翼上设置襟副翼和体襟翼,襟副翼的弦长占整个小展弦比后掠薄机翼平均弦长的10-15%,体襟翼的弦长占整个二级机身长度的8-10%,机翼展弦比小于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47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