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底座及无线充电底座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4818.X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1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江森龙;田晨;万世铭;张加亮;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90 | 分类号: | H02J50/90;H02J50/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底座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底座及无线充电底座控制方法。一种无线充电底座包括座体、多个转轮、多个压力传感器、充电模块及控制机构。多个转轮可转动设于收容槽内,转轮用于带动待充电装置于充电平台上移动。多个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转轮的下方,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转轮受到的来自待充电装置的压力值。充电模块设于座体内,充电模块位于多个转轮的中心位置。控制机构根据多个压力值之间大小关系,控制转轮转动,使各个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值大小相等,待充电装置的重心位置运动至多个转轮的中心位置。上述无线充电底座的充电模块可以与待充电装置的接收线圈相互对准,保证无线充电底座对待充电装置的充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底座及无线充电底座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由于充电器与待充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
目前,市面上无线充电器大多为无线充电底座,无线充电底座设有发射线圈,待充电装置设有接收线圈。当对待充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的时候,无线充电底座的发射线圈与待充电装置的接收线圈的位置相互对准,以保证顺利充电。
但是,当用户将待充电装置摆放在无线充电底座上时,经常会发生待充电装置的结构线圈的摆放位置与无线充电底座的发生线圈发生偏离的情况。发生此情况后,由于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耦合程度下降,导致电磁能量传输的效率下降,发射线圈需要提供更多的能量才能维持接收线圈的充电功率。由于待充电装置摆放偏移,发射线圈需要发射更多的能量,导致无线充电底座发热,对系统稳定工作及充电速度造成影响。当待充电装置摆放过于偏离时,会导致无线充电底座充电失败或触发失败导致无法充电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无线充电底座的充电模块与待充电装置实现无线充电对准,保证无线充电底座具有较高充电效率的技术。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底座。
一种无线充电底座,用于对待充电装置充电,包括:
座体,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待充电装置的充电平台,所述充电平台开设有收容槽;
多个转轮,可转动设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转轮突出于所述充电平台,所述转轮用于带动所述待充电装置于所述充电平台上移动;
多个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转轮的下方,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转轮受到的来自所述待充电装置的压力值;
充电模块,设于所述座体内,所述充电模块位于多个所述转轮的中心位置;
控制机构,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机构获取多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得到的多个所述压力值,根据多个所述压力值之间大小关系,控制所述转轮转动,使各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值大小相等,所述待充电装置的重心位置运动至多个所述转轮的中心位置,与所述充电模块相对。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底座控制方法。
一种无线充电底座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值;
根据多个所述压力值之间大小关系,控制所述转轮转动,带动待充电装置于充电平台上运动;
直至每个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值大小相等,开启所述充电模块进行充电。
上述无线充电底座通过控制转轮转动,使待充电装置实现运动,调节待充电装置的位置。直至每个压力传感器测量的压力值大小相等的时候,则说明待充电装置与座体内的充电模块相互对准,即待充电装置的接收线圈运动至充电模块的发射线圈的下方。则上述无线充电底座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转轮及控制机构使充电模块与待充电装置之间实现自动、精准的对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48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热源制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视障人士辅助终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