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管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4954.9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1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齐兵兵;曲有杰;林守强;叶永彪;朱国侨;段亚辉;张忠扬;赵拥军;雷兴康;柳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3/024 | 分类号: | F16L23/024;F16L23/18;F16L55/00 |
代理公司: | 44314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约宗;王少虹<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本体 第一端 挤压环 连接器 第二法兰 第一法兰 隔离环 夹持瓦 支撑环 海管 密封环 挤压 操作维修 径向运动 斜楔结构 轴向移动 抵接 后轴 锁紧 相抵 自动化 体内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管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设置在连接器本体第一端上的第一法兰、设置在第一法兰的一侧的第二法兰、设置在连接器本体第一端内的夹持瓦、设置在连接器本体第一端内并配合在夹持瓦和连接器本体内壁之间的挤压环、设置在连接器本体第一端内并与挤压环抵接的支撑环、设置在连接器本体第一端端部并与第二法兰相抵接的隔离环、至少一个设置在支撑环和隔离环之间的密封环;第二法兰轴向移动靠近第一法兰时,依次挤压隔离环、密封环、支撑环和挤压环,挤压环受挤压后轴向运动,通过斜楔结构驱使夹持瓦径向运动锁紧在海管上。本发明的海管连接器,可由ROV操作,实现无人水下操作维修更换,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管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管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深水海管数量不断增加,由于海管设计、建造年限已久,海洋环境、管道腐蚀、介质的多变等原因导致深水海管泄露的事故突发情况越来越频繁,这种突发的深水海管泄露对油气田生产、海洋环境带来巨大威胁。一旦海管发生损坏,将对深水油气田运营造成极大的损失。
为减少海洋环境污染及原油停产等巨额的经济损失,安全、快速、可靠的维修受损管道尤为重要。然而,由于深水海管维修难度大,且费用高出浅水海管维修数倍,因此,针对深水海管的泄露问题,研究相应的应急维修方案,并研制配套维修工具对保障油气田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已有用于300米以内的海管机械连接器,采用螺栓紧固方式,由潜水员进行水下安装,实现海管在水下的机械连接;但是尚未有专门用于300米以上,由ROV操作的深水管道更换维修的机械连接器。在300米以上的深水海管大面积受损,需要水下切割更换维修时,没有有效的手段实现水下更换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浅水和深水中海管连接的海管连接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海管连接器,包括管状的连接器本体、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第一端上的第一法兰、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背向所述连接器本体的一侧并可轴向移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法兰的第二法兰、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第一端内的用于夹持到海管外周面上的夹持瓦、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第一端内并配合在所述夹持瓦和连接器本体内壁之间的挤压环、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第一端内并与所述挤压环相抵接的支撑环、设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第一端端部并与所述第二法兰相抵接的隔离环、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环和隔离环之间的密封环;
所述挤压环的内周面和所述夹持瓦的外周面设有相互配合的斜楔结构;所述第二法兰轴向移动靠近所述第一法兰时,依次挤压所述隔离环、密封环、支撑环和挤压环,所述挤压环受挤压后沿所述连接器本体轴向运动,通过所述斜楔结构驱使所述夹持瓦径向运动锁紧在海管上。
优选地,所述海管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根穿接在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上的螺栓;
所述螺栓旋转驱使所述第二法兰沿着所述螺栓的轴向向靠近所述第一法兰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海管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连接液压驱动机构的液压接口,为液压驱动机构提供液压动力,驱使所述螺栓旋转。
优选地,所述海管连接器还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之间的定位板,限制所述第二法兰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密封环设有两个;所述海管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密封环之间的连通环;
所述连接器本体的第一端设有贯穿其外表面和内壁面的第一通孔,所述连通环上设有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夹持瓦包括多个周向间隔分布的瓦片。
优选地,多个所述瓦片沿着所述挤压环的周向间隔排布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挤压环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49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