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羧酸类化合物对真菌和卵菌附着胞的抑制活性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4972.7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0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彭友良;张溪;郭红超;赵文生;倪汉文;窦道龙;王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37/36 | 分类号: | A01N37/36;A01N37/04;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2 | 代理人: | 钱扬保;张群峰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羧酸 化合物 真菌 附着 抑制 活性 及其 防治 植物病害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多羧酸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真菌和卵菌附着胞的抑制活性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用途;所述多羧酸类化合物选自式I化合物、其异构体、水合物或盐。本发明所涉及的多羧酸类化合物显著抑制真菌和卵菌的附着胞形成,可用于稻瘟病、炭疽病、灰霉病、霜霉病、疫霉病、白粉病等多种植物病害的预防,无明显药害、安全性好。与现有的防治稻瘟病、炭疽病、灰霉病、霜霉病、疫霉病、白粉病等植物病害的化合物相比,本发明的多羧酸类化合物具有预防效果好、环保、无毒、残留低、安全特点。由于这类化合物是已知并被广泛使用的化合物,环境毒理及影响研究透彻,因此,具有方便、易得、环保、安全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羧酸类化合物的新用途,具体涉及该类化合物可抑制真菌和卵菌附着胞形成的活性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式I所示的多羧酸类化合物是一类已知化合物,在化工、食品、医药、材料、纺织业、化妆品、电子、冶金等领域应用广泛。例如,这类化合物中的代表性物质如式II中的化合物柠檬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可用于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和乳酸饮料;使用柠檬酸还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质量,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提高种植业产量和产品质量;柠檬酸也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结合高温具有良好杀灭细菌芽孢的作用,并可有效杀灭血液透析机管路中污染的细菌芽孢。使用式I所示的多羧酸类化合物1,2,3,4-丁四羧酸处理棉织物,可明显提高棉织物的抗折皱性、耐洗涤性、耐磨性、染色性、平展性和洗可穿性。但是,有关这类多羧酸类化合物对于真菌和卵菌附着胞形成的抑制活性尚未见报道。
由植物丝状真核病原物引起的病害约占植物病害的70~80%。丝状真核病原物包括卵菌类,一种作物上可发现几种甚至几十种真菌病害。如绵霉菌引起的水稻烂秧,腐霉菌引起的幼苗猝倒和瓜果腐烂,疫霉菌引起的烟草黑胫病和马铃薯晚疫病,霜霉菌引起的霜霉病;丝状真核病原物还包括真菌,尤其是子囊菌门引起的病害,如白粉菌引起的白粉病,囊壳菌引起的水稻恶苗病、麦类赤霉病,黑星菌引起的苹果和梨的黑星病;担子菌门中锈菌引起的锈病,黑粉菌引起的黑粉病,半知菌类引起的稻瘟病、稻胡麻斑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常见病症有霜霉、白粉、白锈、黑粉、锈粉、烟霉、黑痣、霉状物、蘑菇状物、棉絮状物、颗粒状物、绳索状物、粘质粒和小黑点等。
这些病害在田间主要通过土壤、气流、水流传播;此外,昆虫也可传播真菌和卵菌病害。这些病害对粮食、水果及蔬菜等的生产危害巨大。例如,稻梨孢菌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毁灭性病害,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稻瘟病不仅发生于世界各地,而且发病于水稻的各生育期,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稻瘟病可能发生在省域内的任何年份、任何生长期,因此其农业生产的危害极其严重。长期以来,稻瘟病每年给我国造成30亿公斤以上的粮食损失,甚至威胁着全球粮食安全。植物上的另一种重要真菌病害炭疽病,由炭疽菌引起。该病菌由风雨、水滴滴溅传播,高温高湿、多雨、肥水不当、运输途中管理不当、植株长势差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多种农作物、果树和蔬菜如辣椒、番茄、黄瓜、苹果等均能感染炭疽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
此外,由卵菌引起的霜霉病和晚疫病也是很多作物的重要病害。例如,各种瓜类和葡萄的霜霉病,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辣椒疫霉病,这些病害均能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对于丝状真核病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一般多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并通过改进栽培管理措施促进植物健康、减少病原。目前进行化学防治常用的农药包括波尔多液,百菌通、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吡唑醚菌酯、咪鲜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49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拆装方便的橡胶护舷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