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增量快照对3DC中的数据备份的方法、装置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5325.8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5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曼曼<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卷 正向 快照 备份中心 传输关系 异地灾难 灾难备份 数据传输关系 快照传输 数据获得 主卷 存储 备份数据 逻辑处理 生产中心 数据备份 数据传输 并联 容灾 生产 串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增量快照对3DC中的数据备份的方法、装置和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将生产卷中的新增的数据传输至同城灾难备份中心;根据新增的数据获得对应的正向增量快照并存储至目标卷;将目标卷的正向增量快照传输至异地灾难备份中心。本发明根据生产卷的新增的数据获得对应正向增量快照并存储至目标卷,将目标卷的正向增量快照传输至异地灾难备份中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并联时生产中心的生产卷为同城灾难备份中心和异地灾难备份中心提供备份数据的两种传输关系的主卷,串联时同城灾难备份中心的第一容灾卷既为一种传输关系的目标卷又为另一种传输关系的主卷的情况,使得数据传输关系变得简单,降低了实现数据传输关系的逻辑处理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增量快照对3DC中的数据备份的方法、装置和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依据计算机技术开发的系统在各行各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果系统发生了中断,不仅会影响品牌形象还可能会导致重要数据丢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为了保障系统工作的连续性,由一个生产中心(site1)、一个同城灾难备份中心(site2)和一个异地灾难备份中心(site3)组成的两地三中心(Three data centerin two sites,3DC)容灾解决方案逐渐的被业界认可并重视。其中,site1的数据备份到site2通常采用同步远程复制或者双活,site2通常具备与site1等同业务处理能力,应用可在不丢失数据的情况下切换到site2运行,保持业务连续运行不中断,site1的数据备份到site3通常采用异步远程复制。
现有技术中,3DC容灾解决方案中的site1、site2和site3采用并联(site1->site2,site1->site3)或者串联(site1->site2,site2->site3)两种方式进行连接,并联情况下site1中的生产卷同为同步远程复制/双活、异步远程复制关系的主卷,串联情况下site2中的第一容灾卷既为同步远程复制/双活的目标卷又为异步远程复制关系的主卷,使得数据传输关系变得复杂,增大实现数据传输关系的逻辑处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增量快照对3DC中的数据备份的方法、装置和介质,通过将生产卷中的新增的数据传输至同城灾难备份中心,使得可在不丢失数据的情况下切换到同城灾难备份中心,保持业务连续运行不中断;根据生产卷新增的数据获得对应的正向增量快照并存储至目标卷,通过将目标卷的正向增量快照传输至异地灾难备份中心使得数据传输关系变得简单,降低了实现数据传输关系的逻辑处理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增量快照对3DC中的数据备份的方法,包括:
将生产卷中的新增的数据传输至同城灾难备份中心;
根据所述新增的数据获得对应的正向增量快照并存储至目标卷;
将所述目标卷的所述正向增量快照传输至异地灾难备份中心。
优选地,当生产中心和所述同城灾难备份中心故障恢复时,还包括:
控制所述生产中心、所述同城灾难备份中心和所述异地灾难备份中心停止工作;
将所述异地灾难备份中心在所述生产中心和所述同城灾难备份中心故障时产生的增量数据传输到所述目标卷;
根据所述目标卷的所述增量数据获得对应的反向增量快照;
将所述反向增量快照传输到所述生产卷;
返回所述生产中心正常业务处理的步骤。
优选地,在生产中心、所述同城灾难备份中心和所述异地灾难备份中心串联时,所述根据所述新增的数据获得对应的正向增量快照并存储至目标卷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53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