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扁平或圆形漆包线的剥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5439.2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4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阳合;王青春;刘铁;刘纪;刘刚;刘巧燕;梁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43/28 | 分类号: | H01R43/28 |
代理公司: |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肖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61010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转轮 圆形漆包线 转动连接 驱动件 扁平漆包线 传动连接 刀片组件 机构动作 相对设置 通孔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扁平或圆形漆包线的剥漆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剥漆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且用于驱动所述剥漆机构动作的驱动件;所述剥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主动剥漆转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且与所述主动剥漆转轮连接的从动剥漆转轮以及设置在所述从动剥漆转轮上的剥漆刀片组件,所述主动剥漆转轮和从动剥漆转轮上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主动剥漆转轮传动连接;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通过该剥漆装置既实现对扁平漆包线的剥漆,又实现对圆形漆包线的剥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漆包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扁平或圆形漆包线的剥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高性能汽车驱动电机、大型发电机等机电设备时或其他需要用到漆包导线的过程中会使用不同类型的漆包线,其端部往往都去要脱漆处理。漆包线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圆形漆包线,另外一种为扁型漆包线。针对圆形漆包线,市面上有很多中解决方案,但是对于能对扁线脱漆的设备则很少。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脱漆机构往往需要同成型机集成在一起,一般情况下需要先在漆包线线中端某位置去掉一部分漆皮,然后折弯成型,最后剪断。这就需要剥漆机具备能对扁线中间部位剥漆的功能,且能集成到扁线成型设备中。为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减速换线时的损失,就需要一种同时能对圆形漆包线和扁型漆包线进行脱漆的设备。
目前,脱漆的主要方法包括机械脱漆和化学浸泡脱漆,对于机械脱漆来说,现有剥漆设备并不能同时用于对扁线和圆线的脱漆,需使用通过不同的脱漆设备分别进行脱漆操作,使用性能差,脱漆效率低。对于化学浸泡脱漆,其脱漆效率较低,增加了生产成本;化学药水在去除漆皮的同时也会腐蚀铜线,降低产品品质;同时化学药水的腐蚀作用对环境不友好,环保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扁平或圆形漆包线的剥漆装置,以解决现有剥漆设备不能同时对扁线和圆线进行脱漆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扁平或圆形漆包线的剥漆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剥漆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且用于驱动所述剥漆机构动作的驱动件;
所述剥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主动剥漆转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架上且与所述主动剥漆转轮连接的从动剥漆转轮以及设置在所述从动剥漆转轮上的剥漆刀片组件,所述主动剥漆转轮和从动剥漆转轮上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主动剥漆转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刀片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从动剥漆转轮靠近主动剥漆转轮端面的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上的刀片,所述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刀架上的刀片与所述第二刀架上的刀片之间形成有供漆包线穿过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贯穿有销钉,且所述销钉远离所述第一刀架或第二刀架的端部与主动剥漆转轮连接,所述第一刀架的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刀架的安装孔呈对角线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上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从动剥漆转轮固定连接的锁紧件,且所述第一刀架上的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刀架上的固定孔呈对角线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置有轴承,所述主动剥漆转轮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轴承配合连接,所述从动剥漆转轮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轴承配合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架上的轴承的中心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轴承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主动剥漆转轮之间通过皮带传送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包括底座以及垂直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板,所述主动剥漆转轮和从动剥漆转轮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呈圆弧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54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地线操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赫兹波生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