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椎间融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5573.2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2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文晓宇;徐凯;张靖;马学为;孙陆;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3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一军;张效荣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 ||
1.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和孔隙结构;其中,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上支撑面、下支撑面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上支撑面的侧边连接、下端与所述下支撑面的侧边连接;
所述孔隙结构设置在所述上支撑面、所述下支撑面以及所述支撑柱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孔隙结构的中央设有用于容纳脊椎的贯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后支撑柱,所述后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上支撑面的后侧连接、下端与所述下支撑面的后侧连接;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上支撑面和所述下支撑面的左前方和右前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柱上设有器械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柱上设有器械槽,所述器械孔设置于所述器械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面和所述下支撑面上设有突起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结构中设有通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00μm~800μm,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的距离为100μm~150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后侧宽度大于前侧宽度;和/或,所述支撑结构的后侧高度大于前侧高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的倾角为0~7°。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的长度为11mm~16mm,宽度为11mm~16mm,厚度为3mm~6mm,高度为4mm~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55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