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弱围岩引水隧洞岩塞预留施工关键技术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6158.9 | 申请日: | 201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林;徐伟;刘川川;周应龙;徐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马士腾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弱 围岩 引水 隧洞 预留 施工 关键技术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施工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软弱围岩引水隧洞岩塞预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钢筋网片施工,2)钢筋网片安装,3)喷射砼施工,4)引水隧洞固结灌浆试验,5)灌浆等步骤,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减少施工过程的资源投入;2)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环保风险,同时减少施工难度;3)通过合理科学的计算岩塞预留长度,指导隧洞开挖施工,保障隧洞施工本质安全,为水电市场后续长隧洞衬砌施工总结相关工程经验,提供相应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施工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软弱围岩引水隧洞岩塞预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小水电站流域开发,多为引水式发电厂房。由于引水隧洞距离长,引水隧洞施工分多标段由多家施工单位进行组织施工,如何保证施工期内隧洞施工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引水发电隧洞按常理不需要进行预留岩塞或进行临时性封堵,但往往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为保证工程安全需要预留一些岩塞或采取临时性封堵。岩塞预留长度的设计计算,在现行规范中又缺少相对应的条款。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分析计算设计与实践总结出一套理论的、可靠的、符合现场实际的岩塞预留长度计算方法,确保隧洞施工安全。因此需要总结一套软弱围岩引水隧洞岩塞预留施工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弱围岩引水隧洞岩塞预留施工关键技术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弱围岩引水隧洞岩塞预留施工关键技术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钢筋网片施工:钢筋网片加工,钢筋网片采用Ⅰ级φ6.5钢筋焊制,把钢筋调直,再截成钢筋条,钢筋焊接前要先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均清除干净,网片使用Ⅰ级φ6.5钢筋,网格尺寸20cm×20cm,钢筋间采用点焊连接;
2)钢筋网片安装,挂设上述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随初喷面的起伏铺设,紧切岩面,钢筋网片绑扎固定于先期施工的系统锚杆之上,再把钢筋片焊接成网,网片搭接长度为1-2个网格;
3)喷射砼施工,首先打开速凝剂辅助风,其次缓慢打开主风阀其次向料斗加混凝土及速凝剂,然后隧洞的初期支护结构喷射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为C20喷射混凝土,厚度10cm-20cm;
喷射混凝土作业采用分段、分片、分层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下而上,分段长度≤500cm,喷射时先将低洼处大致喷平,再自下而上顺序分层、往复喷射;
喷射风压力:边墙0.3-0.5Mpa,拱部0.4-0.65Mpa;
喷射时使喷嘴与受喷面间保持适当距离,喷射角度接近90°,喷嘴与受喷面间距宜为0.8-1.0m;
岩塞下游掌子面间、排距3m,孔深3m进行固结灌浆,岩塞周边按间距3m,孔深8m进行固结灌浆;
4)引水隧洞固结灌浆试验,固结灌浆孔间排距:孔排距3m,每排10个孔,入岩4m,梅花型布置;
钻孔结束完毕后及时用钻进的清水进行孔壁冲洗,直到孔口返清水为止;
各灌浆段在灌前均作裂隙冲洗,裂隙冲洗采用压力冲洗,直至回水澄清,延续十分钟为止,裂隙冲洗的水压力采用80%灌浆压力;
压水试验在裂隙冲洗后进行,压水试验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在稳定压力下,压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值;
5)灌浆:固结灌浆采用孔口封闭、孔内循环灌浆法,射浆管距离孔底小于0.5m,全孔一次灌注;灌浆采用两参数灌浆自动记录仪;固结灌浆按两序孔施工,第II序孔须在周围的第I序孔施工完毕后,才能实施钻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61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