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基钢筋笼顶部对中定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6562.6 | 申请日: | 201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1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薛潇;孙敏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交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E02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沈淼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钢筋 顶部 定位 工装 | ||
本发明涉及灌注桩钢筋笼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桩基钢筋笼顶部对中定位工装,包括与护筒内壁配合的环套,环套顶部间隔均匀地焊接固定至少三根竖直的第一钢柱,护筒顶部间隔均匀地焊接固定至少三根竖直的第二钢柱,第一钢柱与第二钢柱的数量相同;还包括数量与第一钢柱相同的弧形板,所有弧形板关于护筒的中轴线成中心对称。本发明通过旋转环套使所有弧形板的活动端同向旋转,从而达到扩大夹孔或缩小夹孔的目的,将钢筋笼顶部伸于夹孔内,逐渐缩小夹孔使钢筋笼的中心向护筒的中轴线处移动,实现了钢筋笼顶部的对中;利用钢筋笼上自带的声测管焊接环形加强筋作为钢筋笼顶部的延长,使较短的钢筋笼也能伸于夹孔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注桩钢筋笼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桩基钢筋笼顶部对中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桩基施工的时候为了保证桩头质量,桩顶标高一般都要高出设计标高,例如灌注桩。因为在灌注混凝土时,桩底的沉渣和灌注过程中泥浆中沉淀的杂质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浮浆,当混凝土凝固以后,就要将超灌部分凿除,将桩顶标高以上的主筋露出来,进行桩基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承台的施工。
钢筋笼安装完毕后,桩基钢筋笼未采取定位措施,导致桩头凿除后出现钢筋笼中心和护筒中心不重合、存在偏位,导致钢筋笼保护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针对上述问题,在钢筋笼安装完毕后,通常利用吊车吊着钢筋笼顶部的吊筋,通过移动吊车的吊臂实现对钢筋笼的对中。但是实际操作中,由于吊车的吊臂每次水平移动幅度大,因此操作吊臂将钢筋笼移动至与护筒同心困难且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桩基钢筋笼顶部对中定位工装,其具有易于快速将钢筋笼顶部与护筒对中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桩基钢筋笼顶部对中定位工装,包括与护筒内壁配合的环套,环套顶部间隔均匀地焊接固定至少三根竖直的第一钢柱,护筒顶部间隔均匀地焊接固定至少三根竖直的第二钢柱,第一钢柱与第二钢柱的数量相同;还包括数量与第一钢柱相同的弧形板,所有弧形板关于护筒的中轴线成中心对称,所有弧形板于护筒的中轴线处围成夹孔,夹孔用于夹钢筋笼;弧形板一端套于第一钢柱上,弧形板另一端设有套在第二钢柱上的腰型孔,第二钢柱相对于弧形板的运动轨迹与腰型孔的中轴线重合,每根第一钢柱上还螺接一个螺母,螺母紧贴弧形板上表面,弧形板的两端架在护筒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筒位置固定,而环套可相对于护筒旋转,因此弧形板与环套上第一钢柱的连接端为活动端,弧形板与护筒上第二钢柱的连接端为固定端。旋转环套,即可使所有弧形板的活动端同向旋转,从而达到扩大夹孔或缩小夹孔的目的。将钢筋笼顶部伸于夹孔内,然后逐渐缩小夹孔,即可使钢筋笼的中心向护筒的中轴线处移动,最终实现钢筋笼顶部的对中。
优选的,一根第一钢柱与相邻的一根第二钢柱上均套有吊环,两个吊环上贯穿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上于每个吊环两侧均螺接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螺母锁住吊环,即可保持螺纹杆连接的第一钢柱与第二钢柱的距离保持不变,从而使夹孔的大小不再变化,使钢筋笼的顶部固定于护筒中心位置。通过旋转螺母推动吊环在螺纹杆上移动,可以迫使环套旋转,从而使所有弧形板旋转,以达到扩大或缩小夹孔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弧形平板和第二弧形平板,腰型孔设于第一弧形平板上,第一弧形平板与护筒顶端的距离大于第二弧形平板与护筒顶端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所有弧形板的第一弧形平板位于同一平面内、使所有弧形板的第二弧形平板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情况下,弧形板旋转时不会相会互相干涉,有利于所有弧形板与钢筋笼顶部的同一圈环形钢筋接触。
优选的,还包括钢筋笼上的至少三根声测管,三根声测管均伸于夹孔内,三根声测管上焊接环形加强筋,环形加强筋与钢筋笼同轴,所有弧形板均能接触到环形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钢筋笼上自带的声测管焊接环形加强筋作为钢筋笼顶部的延长,使较短的钢筋笼也能伸于夹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交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交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6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