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涉时间测量与测距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7036.1 | 申请日: | 201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4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杨旭海;王霄;李伟超;钦伟瑾;韦沛;曹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1/02 | 分类号: | G01S11/0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顾潮琪 |
地址: | 7106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涉 时间 测量 测距 方法 | ||
1.一种干涉时间测量与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测量地面站A的天线相位中心坐标,所述的地面站在测量过程中位置不变;
步骤2,设两颗卫星连线矢量与地面站A和卫星S1连线方向矢量的夹角为α1,地面站天线相位中心分别至两颗卫星天线相位中心连线方向的夹角为α2;通过转换卫星的双行轨道根数或者通过地面安装接收机方式获得两颗卫星的初始卫星轨道信息,计算出夹角α1和α2;
步骤3,计算地面站信号到达两颗卫星的时延差τ,解算出高精度的星间基线距离其中,c为光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涉时间测量与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在地面站基墩上安装GPS接收机天线,利用GPS接收机得到的观测数据计算得到其坐标,经过坐标转换后,再根据边长交会法,求解天线A的平面坐标(XA,YA);而其高程则通过在天线上架设棱镜,通过三角函数的公式转换后求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涉时间测量与测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卫星接收到来自地面站的信号,经过滤波、变频后进行数据的相关处理,两颗卫星记录的数据经过了时延补偿、条纹旋转、傅里叶变换以及两路数据的相乘和积分后,最后输出的数据为干涉条纹功率谱的实部和虚部;再经过相关后处理,计算出地面站信号到达两颗卫星的时延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70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