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桶冲水检测自动投球的计量方法及投球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7500.7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9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钟辉;辛曼玉;蒋明华;张万;彭大海;韩二占;谭玲玲;蓸三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汇兴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44328 深圳华奇信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子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球 计量管道 测试球 线性排列 出球口 进球口 马桶 检测 送入 计量 距离等于标准 马桶冲水 生产效率 存储 | ||
本发明涉及马桶检测方法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马桶冲水检测自动投球的计量方法及投球方法;第一步,关闭计量管道的前端,打开计量管道的后端,第二步,将测试球送入计量管道,测试球在计量管道内呈线性排列,第三步,关闭计量管道的后端,打开计量管道的前端,打开投球罐的进球口,关闭投球罐的出球口,第四步,计量管道内的测试球送入投球罐,第五步,关闭投球罐的进球口,打开投球罐的出球口,使测试球落入待检测的马桶内,实现自动投球;本发明使测试球在计量管道内线性排列,通过计量管道前、后端的距离等于标准数量测试球的直径总和,非常快速地实现投球数量的计量,再将测试球投入投球罐内存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桶检测方法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马桶冲水检测自动投球的计量方法及投球方法。
背景技术
在马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马桶的质量进行检测,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测试方法是,在马桶里面投入一百个测试球,测试球的直径是19mm,然后进行马桶冲水,看虹吸现象的情况。如果马桶冲水时,冲出的测试球的数量大于90%,则合格,少于90%则不合格。目前马桶的检测是手动的,通过人为送测试球的方式,先选出一百个测试球,然后将一百个测试球放入马桶,冲出来的测试球的数量,也是通过人为计数的方式来统计,人为检测可能会出现差错。如果采用光电技术进行检测、统计,则会大大增加生产设备的投入成本,而且,由于测试球放入水中,冲出马桶后也会带有水,存在水影响设备的风险,相应生产设备在水环境下的使用、保养、维护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测试球不能一个一个掉下来,还会出现一般的感应器检测不到的情况,可能造成感应失误。也有的用秤来称量测试球的重量,通过重量来判断测试球的数量,但是由于测试球会带有水,所以称量会产生误差。
因此,现有的马桶检测存在的问题有,一方面,投入马桶的一百个测试球比较难统计,另外,马桶冲出的测试球的数量比较难统计,而且生产效率低,基于前述现有的马桶检测存在的缺陷,需要对现有的马桶检测方法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马桶冲水检测自动投球的计量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方法所存在的:测试球的数量难统计、生产效率低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马桶冲水检测自动投球的计量方法,第一步,关闭计量管道的前端,打开计量管道的后端,第二步,将测试球送入计量管道,使测试球在计量管道内呈线性排列并充满计量管道,计量管道的前、后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标准数量的测试球的直径总和,第三步,关闭计量管道的后端,即完成自动投球的计量。
所述的计量管道的内径与测试球的内径匹配。
本发明还提供马桶冲水检测自动投球的投球方法,第一步,关闭计量管道的前端,打开计量管道的后端,第二步,将测试球送入计量管道,测试球在计量管道内呈线性排列,第三步,关闭计量管道的后端,打开计量管道的前端,打开投球罐的进球口,关闭投球罐的出球口,第四步,计量管道内的测试球送入投球罐,第五步,关闭投球罐的进球口,打开投球罐的出球口,使测试球落入待检测的马桶内,实现自动投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测试球送入计量管道,使测试球在计量管道内线性排列,通过计量管道前、后端的距离等于标准数量测试球的直径总和,非常快速地实现投球数量的计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的进球上插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量球管插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量球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量球阻挡阀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汇兴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汇兴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75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