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轮毂铸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88325.3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9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郑素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甘投中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B22C9/06;B22D2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邢黎华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轮毂 铸造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轮毂铸造装置,包括顶模、底模、侧模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底板,底模设置于底板之上,所述侧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模滑动设置于底模之上,在其中一个侧模面向轮毂的端面上开设有容纳槽,在另一个侧模面向轮毂的端面上开设有贯穿孔,贯彻孔内插装有一喷雾管,喷雾管的外部连接有总水管,总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喷雾管上与轮毂相对一侧并列设置有多个喷头,在两个侧模合模时,喷雾管插入容纳槽内,喷雾管的高度位于靠近轮毂的下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轮毂铸造装置,实现对铸造后的轮毂进行快速均匀冷却,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对模具的损伤,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轮毂铸造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轮毂铸造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需要在铸造机上安装模具,模具合模,浇铸铝水至模具型腔内;浇铸完成后需要对轮毂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打开模具,将轮毂取出。在铝合金轮毂的铸造工艺过程中,在铝合金轮毂浇筑完成后,需要对铝合金轮毂进行冷却,现有轮毂铸造装置的冷却方式一般为水冷冷却。由于轮毂上下部位的厚度不同,轮毂具有辐板的下端较厚,冷却较慢,上部自由端厚度较薄,冷却较快,各部分冷却不均匀,容易在轮毂的边缘处产生气泡和缩松等铸造缺陷。
例如,现有公开号为CN207447316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的低压轮毂铸造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边模,上模、下模和边模围成一个轮毂型腔,上模上设置有五条冷却进水支管,五条冷却进水支管的进水端均连接至冷却进水主管,其中四条冷却进水支管的出水端均延伸入轮毂型腔顶部,下模上设置有三条冷却出水支管,三条冷却出水支管的出水端均连接至浇注口,四条冷却出水支管的进水端均延伸入轮毂型腔底部。该实用新型通过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出水管,利用水循环与模具和铸件进行温度交换,对铸件的不同部位进行针对性的冷却。又如,公开号为CN 106623791B的中国发明公开了《铝合金轮毂铸造模具》,包括顶模、底模和多个侧模,所述顶模、底模和多个侧模形成用于成形轮毂的型腔,所述底模内设置有冷却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侧模的底部设置有导轨,所述每个侧模与一滑动缸连接,所述侧模上用于成形轮毂的侧面上端上滑动设置有一滑片,该滑片与所述侧模上用于成形轮毂的侧面无缝贴合,所述侧模的背部开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位置与所述滑片位置相对应,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一推动缸,该推动缸的输出轴与该滑片连接,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多个喷雾头,该喷雾头与一喷雾系统连接。然而,上述冷却技术均存在对模具自身造成较大影响,降低了模具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铝合金轮毂铸造装置,实现对铸造后的轮毂进行快速均匀冷却,同时,最大程度上降低对模具的损伤,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合金轮毂铸造装置,包括顶模、底模、侧模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模设置于底板之上,底板的底部设置有一与底板转动中心同轴的齿圈,底板的下方设置有一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一与齿圈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侧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模相对布置于底模的两侧,每个侧模的底部设置有滑条,底座上开设有用于滑条滑动设置的滑槽,在其中一个侧模面向轮毂的端面上开设有容纳槽,在另一个侧模面向轮毂的端面上开设有贯穿孔,贯彻孔内插装有一喷雾管,喷雾管的外部连接有总水管,总水管上设置有开关阀,喷雾管上与轮毂相对一侧并列设置有多个喷头,在两个侧模合模时,喷雾管插入容纳槽内,喷雾管的高度位于靠近轮毂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喷雾管的数量有两个,两个喷雾管位于轮毂的两侧,对应地,所述容纳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容纳槽相对布置于其中一个侧模面向轮毂的端面之上。通过设置多根喷雾管,提高铸造轮毂的冷却速度,同时,通过将各个喷雾管的高度位置设置不同,可以对轮毂上较厚区域具有加强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甘投中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甘投中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83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冒口定位卡
- 下一篇:一种检测器的自动更换装置及钢包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