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及其电能转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8551.1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6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达;王俊杰;李志翔;彭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H04N9/31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韩宏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及其 电能 转换 方法 | ||
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一种电能转换方法,其中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动件、一换能系统、一充放电系统以及一供电系统。换能系统包括至少一压电薄膜以及一储存单元,至少一压电薄膜配置在至少一动件上,且储存单元电性耦接至少一压电薄膜。充放电系统电性耦接至少一动件以及换能系统。供电系统电性耦接至少一动件、换能系统以及充放电系统以提供主要电能。其中,至少一动件开始运作,至少一动件带动至少一压电薄膜产生弹性变形并生成辅助电荷,辅助电荷用于传输至储存单元以进行充放电。电子装置及电能转换方法可达到省电目的,也可借以判定动件是否异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压电效应是一种机械能与电能互换的现象。压电效应有两种,正压电效应,由压电材料的形变而产生辅助电荷,简言之,正压电效应大体上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逆压电效应,在压电材料表面施加电场,压电材料会沿电场方向伸长产生形变,简言之,逆压电效应大体上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目前,压电材料在扬声器、收音器、微量天平和光学器件上有着重要的运用。
然而,现有的压电材料鲜少应用在投影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或是冷气机、冰箱等家电产品中,因此,现有的电子装置无法有效利用产品运作时所产生的机械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一种电能转换方法,可将动件运作时所产生的机械能通过换能系统转换为电能,以供应电子装置运作所需的部分电能。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至少一动件、一换能系统、一充放电系统以及一供电系统。换能系统包括至少一压电薄膜以及一储存单元,至少一压电薄膜配置在至少一动件上,且储存单元电性耦接至少一压电薄膜。充放电系统电性耦接至少一动件以及换能系统。供电系统电性耦接至少一动件、换能系统以及充放电系统以提供主要电能。其中,至少一动件开始运作,至少一动件带动至少一压电薄膜产生弹性变形并生成辅助电荷,辅助电荷用于传输至储存单元以进行充放电。
本发明的电能转换方法,适用于一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含至少一动件、一换能系统、一充放电系统以及一供电系统,其中换能系统包括至少一压电薄膜以及一储存单元,压电薄膜配置在至少一动件上。其中:供电系统提供至少一动件、换能系统以及充放电系统主要电能;至少一动件开始运作;至少一动件带动至少一压电薄膜产生弹性变形并生成辅助电荷;以及储存单元接收辅助电荷传输以进行充放电。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将换能系统的压电薄膜配置在可产生机械能的动件上,当动件开始运作时,压电薄膜产生弹性变形,以生成辅助电荷并传输至储存单元,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单元中的辅助电荷可由充放电系统进行调配,可储存作为备用电能,也可输出至动件或电子装置中的其它电子组件以供应运作所需的部分电能,以达到省电目的。另一方面,换能系统可以进一步检测储存单元的储存电压,通过检测电压变化,可借以判定动件是否异常。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采用为投影机的方框示意图。
图3A至图3C是压电薄膜分别配置在风扇、色轮及喇叭上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1A的电子装置的电能转换流程方框图。
【符号说明】
100:电子装置
110:动件
110a:风扇
110b:色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8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