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电电路、节电方法以及充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9548.1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6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刘颖峰;赵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尔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娟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电 电路 方法 以及 充电器 | ||
提供了节电电路、节电方法以及充电器。一种用于充电器的节电电路,充电器包括充电控制部件,节电电路包括:检测电路,被配置为检测被充电设备与充电器的连接状态;模式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在检测电路检测到被充电设备连接到充电器的情况下,从充电控制部件接收指示被充电设备的充电状态的充电状态指示信号,并且在充电状态指示信号从指示被充电设备处于未充满状态切换至指示被充电设备处于充满状态的情况下,向充电控制部件输出节电控制信号,使得充电器从充电模式切换至节电模式,其中,在节电模式下,节电控制信号使充电控制部件停止工作,从而停止对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节电电路、节电方法以及充电器。
背景技术
可充电电池在不同行业很受欢迎,可用于为便携式设备供电。一些可再充电电池具有行业标准规格,而一些可充电电池没有行业标准规格。对于后者,原始产品制造商有必要为具有这样的可充电电池的便携式设备(后文有时称为被充电设备)设计电池充电器。
电池充电器是一种为具有可充电电池的便携式设备充电而设计的设备,其可以从供电电源(例如,市电经由适配器转换后输出的直流电源)接收电力,并将该电力转换为适合的电力来为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可充电电池可在从电池装置(便携式设备)上卸下后与电池充电器连接,或与电池装置(便携式设备)作为一个整体而与电池充电器连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充电器的节电电路,该充电器包括充电控制部件,该节电电路包括:检测电路,被配置为检测被充电设备与该充电器的连接状态;模式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在该检测电路检测到被充电设备连接到充电器的情况下,从该充电控制部件接收指示该被充电设备的充电状态的充电状态指示信号,并且在该充电状态指示信号从指示被充电设备处于未充满状态切换至指示被充电设备处于充满状态的情况下,向该充电控制部件输出节电控制信号,使得该充电器从充电模式切换至节电模式,其中,在节电模式下,该节电控制信号使充电控制部件停止工作,从而停止对该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充电器的节电方法,方法包括:检测被充电设备与充电器的连接状态;在检测到被充电设备连接到充电器的情况下,从该充电控制部件接收指示该被充电设备的充电状态的充电状态指示信号;在该充电状态指示信号从指示被充电设备处于未充满状态切换至指示被充电设备处于充满状态的情况下,向该充电控制部件输出节电控制信号,使得该充电器从充电模式切换至节电模式,其中,在节电模式下,该节电控制信号使充电控制部件停止工作,从而停止对该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包括充电控制部件以及节电电路。该节电电路包括:检测电路,被配置为检测被充电设备与该充电器的连接状态;模式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在该检测电路检测到被充电设备连接到充电器的情况下,从该充电控制部件接收指示该被充电设备的充电状态的充电状态指示信号,并且在该充电状态指示信号从指示被充电设备处于未充满状态切换至指示被充电设备处于充满状态的情况下,向该充电控制部件输出节电控制信号,使得该充电器从充电模式切换至节电模式,其中,在节电模式下,该节电控制信号使充电控制部件停止工作,从而停止对该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
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充电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A-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节电电路的结构框图;
图3A-图3E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节电电路的具体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尔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舒尔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89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