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循环型淡水珍珠养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0421.1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7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品红;罗玉双;钟秋安;丁一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56 | 分类号: | A01K61/56;A01K63/04;C02F9/02 |
代理公司: | 常德天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5 | 代理人: | 刘红祥 |
地址: | 415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淡水 珍珠 养殖 方法 | ||
1.一种可循环型淡水珍珠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珍珠蚌苗放置在培育池A中,采取流水方式培育,水流速随珍珠蚌的长大而逐渐增大,随珍珠蚌的成长,分批向培育池A中加入硅藻泥,使珍珠蚌刚好竖直而不被硅藻泥埋没,进水水流随珍珠蚌的成长而逐渐增大肥度;
第二步、当珍珠蚌成长至0.8-1.5cm时,将珍珠蚌转移至培育池B中
并吊养在网笼中,网笼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塑料薄膜,薄膜上铺有硅藻泥,吊养前15-20天需要对培育池B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后曝晒3-5天后注入新鲜水,并施加充分发酵的有机肥来培育水质,提高水体养分,养殖过程中定期向培育池B中施加有机肥和石灰;
第三步、当珍珠蚌成长至7-8cm后,将网笼底端的塑料薄膜去除清除网笼内的硅藻泥,对珍珠蚌进行去泥养殖,10-15天后,珍珠蚌即可进行手术接种,接种手术使需要对所有工具进行洗净和消毒,手术室、手术台和手术操作人员均保持干净整洁,以此避免细菌感染,手术操作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吹风和熏烟,手术接种后及时进行吊养,易于提高手术后珍珠蚌的成活率;
所述培育池A与培育池B之间连接有循环水处理装置,所述循环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连接有滤芯(2),所述壳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引导管(3),所述引导管(3)的一端与壳体(1)内相通,所述引导管(3)的另一端与排污管相通,所述滤芯(2)内设有搅拌棒(4),所述搅拌棒(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搅拌叶片,所述壳体(1)上固定连接有与搅拌棒(4)相匹配的电动机(5),所述电动机(5)的动力输出端与搅拌棒(4)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沉淀池(6),所述壳体(1)的下端开凿有与沉淀池(6)相通的排水孔,所述沉淀池(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抽水管(7)和第二抽水管(8),所述第一抽水管(7)和第二抽水管(8)分别与两个抽水泵连接,所述沉淀池(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
所述第一抽水管(7)上连接有营养液储存罐(9),所述营养液储存罐(9)与沉淀池(6)之间连接有电磁三通阀;
所述滤芯(2)包括一对密封环(201),一对所述密封环(201)之间连接有一对金属滤网(202),一对所述金属滤网(202)之间连接有活性炭滤网(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型淡水珍珠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池B的面积为3-5亩,深度为1.5-2.5m,所述培育池B放养密度为1.5万只每立方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型淡水珍珠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池A为32-48立方米,深度为40-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型淡水珍珠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笼的尺寸为60*60*15cm,所述网笼吊装在距离水面20-25cm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型淡水珍珠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池A和培育池B上均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连接有排水泵,所述排污管的进口处固定连接有格栅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型淡水珍珠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池A和培育池B上均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抽水泵,所述进水管的安装高度远高于排污管的安装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文理学院,未经湖南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04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于亲螺培育及采卵孵化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抗流速生态保育放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