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冷式漏板池窑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0578.4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4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明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16 | 分类号: | H01F27/16;H01F27/30;H01F27/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王前程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式漏板池窑 变压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式漏板池窑变压器,其结构包括低压出线铜排、上铁轭、吊环、高压端子、高压连接杆、线圈冷却系统、泵体、双向轮,线圈冷却系统顶端安装有上铁轭,上铁轭顶端面上设有两组吊环,每组数量为2个,其中一组吊环旁设有低压出线铜排,本发明采用泵体和内冷却器共同配合,由内部和从上而下喷淋的进行冷却,增快冷水流动的速度,从而减少冷水停留的时间,从内部实现散热,本发明利用壳体的曲线结构设计,在增加与线圈的接触面积,大面积地通过冷水带走因为大电流而产生的热量,同时,因为壳体剖面曲线位于内部的峰顶的方向朝下,方便水流流动垂直倾斜掉落,避免因为壳体曲线设计而造成的积液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水冷式漏板池窑变压器。
背景技术
在玻璃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工序是需要在铂金漏板中通过较大的电流而发热来调制玻璃的温度,并维持足够均匀的温度分布以满足拉丝工艺的要求,在变压器把220V的高压电转换为4-8V的低压电,由于输出的电流大,发热量大,需要采用冷却措施对变压器进行降温,现有设备大部分采用外部水冷降温的方式迅速降低变压器表面的温度,这种方式绕砸圈数过多,冷水滞留的时间过长,无论是从底部进水还是顶部进水,当冷水到达另一个端点时,温度都升高,另一端点的降温效果差,同时变压器内部的热量并无法迅速散去,内部高压电流流经产生的高温的容易把线匝烧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冷式漏板池窑变压器,其结构包括低压出线铜排、上铁轭、吊环、高压端子、高压连接杆、线圈冷却系统、泵体、双向轮,所述线圈冷却系统顶端安装有上铁轭,所述上铁轭顶端面上设有两组吊环,每组数量为2个,其中一组吊环旁设有低压出线铜排,另一组旁的上铁轭侧面则水平设有两个以上的高压端子,所述高压端子和上铁轭之间采用螺栓水平固定,所述高压端子正下方安装有两个以上的高压连接杆,所述高压连接杆和线圈冷却系统机械连接,所述线圈冷却系统底部设有两个以上的泵体和双向轮,所述双向轮距离双向轮相对较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线圈冷却系统设有线圈缠绕腔、绝缘外壳、内冷却器、衔接管组成,所述绝缘外壳内部正中间安装有内冷却器,所述内冷却器底部和衔接管相互嵌套,所述衔接管位于绝缘外壳底面正中间,所述衔接管远离内冷却器的底端延伸贯穿绝缘外壳的最底端,所述绝缘外壳和内冷却器之间的空间为线圈缠绕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冷却器包括进水管、壳体、出水管,所述壳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出水管和壳体互相垂直,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在同一轴线上,所述进水管和泵体相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壳体剖面为竖直状态下的曲线结构,这个曲线类似于正弦函数的图形,峰顶向内凸,峰谷向外凸。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壳体剖面曲线位于内部的峰顶的方向朝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进水管和壳体的连接处安装有紧固环,所述紧固环由底环和环圈构成,所述底环内直径径大于环圈内直径,所述环圈外直径小于底环外直径,所述底环其中一个端面上垂直焊接有环圈,所述环圈远离底环的顶端厚度比另一端的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所述底环的内环壁上开有一道环口,这道环口中安装有橡胶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出水管远离壳体的底端面为倾斜的椭圆端面,方便下滴出内部流通的水,避免滴液不干净,所述出水管的外直径与衔接管内直径等同。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水冷式漏板池窑变压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泵体和内冷却器共同配合,由内部和从上而下喷淋的进行冷却,增快冷水流动的速度,从而减少冷水停留的时间,从内部实现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明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明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05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