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地形区域电网输电线路覆冰状态判断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1293.2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7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靳双龙;冯双磊;刘晓琳;胡菊;马振强;宋宗朋;张周祥;范松海;刘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11271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形区域 覆冰状态 电网 电网输电线路 气象环境 气象数据 覆冰 采集 近地面层 准确度 风速 消融 气温 风向 | ||
1.一种微地形区域电网输电线路覆冰状态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微地形区域电网的气象环境,并采集微地形区域电网的气象数据;
根据所述微地形区域电网的气象环境和微地形区域电网的气象数据确定微地形区域电网输电线路覆冰状态;
其中,所述微地形区域电网输电线路覆冰状态包括覆冰增长状态和覆冰消融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地形区域电网的气象环境包括:准静止锋、暖层和逆温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地形区域电网的气象数据包括:地面温度、湿度、风速、风向与微地形区域电网的导线的夹角、水汽结晶温度、气温、水汽密度变化状态、液态水密度变化状态、降雪回波强度、云顶高度变化状态和云顶速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微地形区域电网的气象环境和微地形区域电网的气象数据确定微地形区域电网输电线路覆冰状态,包括:
若微地形区域电网存在准静止锋、暖层和逆温层,并且微地形区域电网的气象数据同时满足全部约束条件,则微地形区域电网输电线路覆冰状态为覆冰增长状态,否则微地形区域电网输电线路覆冰状态为覆冰消融状态;
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地面温度处于预设地面温度范围、湿度大于预设湿度值、风速处于预设风速范围、风向与微地形区域电网的导线的夹角大于预设夹角值、水汽结晶温度低于水凝固点、气温处于预设气温范围、水汽密度变化状态为增加状态、液态水密度变化状态为减少状态、降雪回波强度处于预设强度范围、云顶高度变化状态为增加状态、以及云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地面温度范围为[-3℃,-1℃],所述预设湿度值为85%,所述预设风速范围为[1.0m/s,6.0m/s],所述预设夹角值为45°,预设强度范围为[-35dBZ,5dBZ]。
6.一种微地形区域电网输电线路覆冰状态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微地形区域电网的气象环境,并采集微地形区域电网的气象数据;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微地形区域电网的气象环境和微地形区域电网的气象数据确定微地形区域电网输电线路覆冰状态;
其中,所述微地形区域电网输电线路覆冰状态包括覆冰增长状态和覆冰消融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地形区域电网的气象环境包括:准静止锋、暖层和逆温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地形区域电网的气象数据包括:地面温度、湿度、风速、风向与微地形区域电网的导线的夹角、水汽结晶温度、气温、水汽密度变化状态、液态水密度变化状态、降雪回波强度、云顶高度变化状态和云顶速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若微地形区域电网存在准静止锋、暖层和逆温层,并且微地形区域电网的气象数据同时满足全部约束条件,则微地形区域电网输电线路覆冰状态为覆冰增长状态,否则微地形区域电网输电线路覆冰状态为覆冰消融状态;
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地面温度处于预设地面温度范围、湿度大于预设湿度值、风速处于预设风速范围、风向与微地形区域电网的导线的夹角大于预设夹角值、水汽结晶温度低于水凝固点、气温处于预设气温范围、水汽密度变化状态为增加状态、液态水密度变化状态为减少状态、降雪回波强度处于预设强度范围、云顶高度变化状态为增加状态、以及云顶速度小于预设速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地面温度范围为[-3℃,-1℃],所述预设湿度值为85%,所述预设风速范围为[1.0m/s,6.0m/s],所述预设夹角值为45°,预设强度范围为[-35dBZ,5dB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12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