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芳香族胺取代的芘化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1416.2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0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亮;王峥;叶丹;邝志远;夏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夏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61 | 分类号: | C07C211/61;C07C255/58;C07F7/08;H01L5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8 北京市门头沟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芳香族 取代 化合物 | ||
公开了一种包含芳香族胺取代的芘化合物。所述化合物是在以芘为核心的芳胺结构中,在一个芳胺结构中同时引入具有特定的邻位取代的基团和芴基基团,从而获得新型的芳香胺芘的化合物。这些新型的芳香胺芘化合物在有机发光器件中用作发光材料时,能提供更好的器件性能。还公开了一种电致发光器件和化合物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有机电子器件的化合物,例如有机发光器件。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包含芳香族胺取代的芘化合物以及包含该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化合物配方。
背景技术
有机电子器件包括但是不限于下列种类: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有机发光晶体管(OLETs),有机光伏器件(OPVs),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有机光学检测器,有机光感受器,有机场效应器件(OFQDs),发光电化学电池(LECs),有机激光二极管和有机电浆发光器件。
1987年,伊斯曼柯达的Tang和Van Slyke报道了一种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包括芳基胺空穴传输层和三-8-羟基喹啉-铝层作为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Applied PhysicsLetters,1987,51(12):913-915)。一旦加偏压于器件,绿光从器件中发射出来。这个发明为现代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最先进的OLEDs可以包括多层,例如电荷注入和传输层,电荷和激子阻挡层,以及阴极和阳极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发光层。由于OLEDs是一种自发光固态器件,它为显示和照明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潜力。此外,有机材料的固有特性,例如它们的柔韧性,可以使它们非常适合于特殊应用,例如在柔性基底制作上。
OLED可以根据其发光机制分为三种不同类型。Tang和van Slyke发明的OLED是荧光OLED。它只使用单重态发光。在器件中产生的三重态通过非辐射衰减通道浪费了。因此,荧光OLED的内部量子效率(IQE)仅为25%。这个限制阻碍了OLED的商业化。1997年,Forrest和Thompson报告了磷光OLED,其使用来自含络合物的重金属的三重态发光作为发光体。因此,能够收获单重态和三重态,实现100%的IQE。由于它的高效率,磷光OLED的发现和发展直接为有源矩阵OLED(AMOLED)的商业化作出了贡献。最近,Adachi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实现了高效率。这些发光体具有小的单重态-三重态间隙,使得激子从三重态返回到单重态的成为可能。在TADF器件中,三重态激子能够通过反向系统间穿越产生单重态激子,导致高IQE。
OLED的发光颜色可以通过发光材料结构设计来实现。OLED可以包括一个发光层或多个发光层以实现期望的光谱。绿色,黄色和红色OLED磷光材料已成功实现商业化。目前磷光蓝光OLED的寿命短,难以达到深蓝色,以及蓝色不饱和和工作电压高等问题。荧光蓝光OLED比磷光蓝光OLED具有更长的寿命,但有效率低等问题,因此非常需要提高荧光蓝色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等性能。
WO2018095382A1中公开了如下具有通式结构的化合物:其中,Ar1至Ar4中至少一个具有如下通式结构:其所公开的芘类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结构:具体的例子有:此申请公开的化合物必须引入萘环结构,籍此获得所期望的效果,其并未公开或教导引入带有邻位取代的其它芳环在此类化合物中的应用,也并未认识到在一个芳胺结构中同时引入具有特定的邻位取代的基团和芴基基团的优势。
US20130234118A1中公开了如下通式结构:其中,Ar1至Ar4中至少有一个可以是如下所示4-位芴/螺二芴结构:具体的例子有:此申请只公开了具有4-位芴/螺二芴结构的三芳胺化合物,但是其并没有公开或教导其它位置取代的芴结构的基团的应用。
TW201925161A中公开了具有如下通式结构的化合物:其中Ar4的通式结构为:其中G可为芘,n为0或1,r为0-2,s、p的范围为0-10,m、q的范围为1-10。具体的例子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夏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夏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14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载过程中测试导电混凝土电阻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爬杆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