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血橙果实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1566.3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7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贺明阳;王如葵;周炼;喻最新;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A23L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黎昌莉 |
地址: | 40071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果实 花色 含量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培育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套提高血橙果实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采前处理和采后处理,采前待花开后采用黄腐酸溶液喷施叶面;果实采摘后当天清洗果面后用黄腐酸溶液浸泡果实,晾干后冷藏。所述方法可使血橙中的花色苷含量迅速增加,切实提高血橙果实的口感和品质,帮助农户提高经济收益,并有利于打造西南片区血橙名牌;且使用的黄腐酸为安全高效的制剂,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并对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培育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血橙果实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国外的血橙主产区在地中海沿岸国家,以意大利、西班牙、摩洛哥较多,我国血橙主要产自四川和重庆,目前多为塔罗科品种及其新系。血橙果实是柑橘中唯一含花青素类的品种果,果实泛红呈现“血色”是花青素与糖结合形成的甙类化合物即花色苷的结果。
血橙归属于晚熟柑橘品种,即在开花后翌年的1-2月开始成熟,那时“出血”少,“血色”不均匀,且口感欠佳,由于血橙本身酸度较高(即刻采摘时固/酸比一般在10左右)。国外针对其果实口感的研究较少,可能跟他们本就喜好酸味有关,而国内大多数还是趋于香甜口味的,花色苷的提高不仅可以改善果实果肉外观,更使其口感品质得以提升。
已有研究证实柑橘果实的糖含量与β-类胡萝卜素的累积呈正相关;也有试验表明在血橙转色期喷施不同浓度叶面肥对果实着色有影响;已有研究表明采后低温贮藏有助于变色(紫红)及花色苷的积累。但果实采摘前的采前处理方法尚未报道;结合采后处理能使血橙中的花色苷含量迅速增加,不失为一套高效、安全、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提高血橙果实花色苷含量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血橙果实花色苷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可使血橙中的花色苷含量快速增加,并可在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中运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所述提高血橙果实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前处理:采前待花开200-260天后采用黄腐酸制剂喷施叶面;
2)采后处理:果实采摘后当天干净果面后用黄腐酸溶液浸泡果实1-10分钟,然后置于冷库内冷藏。
优选的,于果树开花后230天喷施叶面最佳。
近年来于血橙果园里实施的有益制剂肥料和喷施果树的时间、剂量、方式以及采后处理制剂的浓度、效果等尚未有报道,也未有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步骤1)所述黄腐酸制剂的浓度为0.5-5g/L。
优选为1g/L。
黄腐酸(fulvic acid,FA)是一种溶于水的红棕色粉末状物质,它是腐植酸(humicacid)中水、酸、碱都可溶的组分,而腐殖酸就是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残骸并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的一类有机物。由于FA分子量小,渗透力强,容易被吸收可与氮磷钾等元素肥料互溶,同时对环境友好,对人类健康安全。研究表明它能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提高根系活力,能促进植物生长,对抗旱有重要作用,能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增产和改善品质作用。
进一步,步骤1)所述喷施的次数为1-3次。
施用1次便有显著的效果
进一步,步骤2)所述黄腐酸溶液的浓度为1-5g/L。
进一步,步骤2)所述浸泡时间为1-10分钟。
优选为10分钟。
进一步,步骤2)所述冷藏的温度为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15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绿化带的养护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茶叶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