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蒺藜皂苷的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2491.0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8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胡一鸿;金晨钟;张雪娇;倪弦之;罗泽伟;袁源;李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K1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正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2 | 代理人: | 余敏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蒺藜 皂苷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蒺藜皂苷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蒺藜果实烘干粉碎;S2.按照固液比为1:8.5~9.5加入蒸馏水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2.5~4h,提取次数为2~4次;S3.将步骤S2的溶液在4500~5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20min,然后过滤,浓缩;S4.在步骤S3所得到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和正丁醇,所述乙醇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1:2~4;S5.对S4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浓缩干燥。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水提过程中的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的次数进一步优化,并且用正丁醇和乙醇的混合物替代单纯的乙醇沉淀蒺藜皂苷,获得了更高皂苷得率,蒺藜皂苷的得率达到2.2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蒺藜皂苷的提取方法。
技术背景
皂甙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防护病原微生物伤害和食草类动物伤害的天然活性物质。皂甙是由萜类或甾类皂元与糖组成的糖甙,具有消炎抗菌、抗癌、降低血液粘度、抗氧化、抗糖尿病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皂甙还具有杀虫杀菌的功效,也可作为天然生物杀虫剂、杀菌剂来使用。由于皂甙分子极性较强,是天然的去污剂和表面活性剂,近年来皂甙也常作为生物源农药助剂和环境修复剂加以应用。
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是属于蒺藜科蒺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现在在全球温热带地区均有分布,是一种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传统中草药,具有平肝、活血、明目、促进消化等功效。甾体皂甙由27个碳原子的6个环的皂元和糖组成,蒺藜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甾体皂甙,目前在蒺藜全草中已发现的甾体皂甙有16种,其中6种是闭环的螺甾皂甙,9种是F环为开环的呋喃皂甙。利用皂甙溶于水和稀醇的特点,工业生产中常采用水溶醇沉提取法和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蒺藜果实中的皂甙成分。由于皂甙分子极性强,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的效率不高;水溶醇沉提取法虽具有一定优势,但目前采用水溶醇沉提取法在利用乙醇沉淀的过程中,一部分皂苷也一起沉淀,造成皂苷的得率较低。上述两种方法提取的皂甙得率均在2%以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蒺藜皂苷的提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蒺藜皂苷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蒺藜果实烘干粉碎;
S2.按照固液比为1:8.5~9.5加入蒸馏水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2.5~4h,提取次数为2~4次;
S3.将步骤S2的溶液在4500~5000r/min的转速下离心10~20min,然后过滤,浓缩;
S4.在步骤S3所得到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和正丁醇,所述乙醇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1:2~4;
S5.对S4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浓缩干燥。
上述步骤S2中的固液比是指:蒺藜果实的质量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8.5~9.5,即每克蒺藜果实中加入8.5~9.5mL蒸馏水。上述使用的乙醇和正丁醇以及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蒺藜果实中主要化学成分有甾体皂苷、生物碱、黄酮、氨基酸等物质。由于多数皂苷极性较大,一般可溶于水,易溶于热水、稀醇。现有技术中水提醇沉淀的方法提取蒺藜皂苷,在加入醇沉淀的过程中,由于极性问题,有一部分的皂苷也发生了沉淀,从而影响了蒺藜皂苷的提取率。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水提过程中的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的次数进一步优化,并且用正丁醇和乙醇的混合物替代单纯的乙醇沉淀蒺藜皂苷,获得了更高皂苷得率。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蒺藜果实烘干粉碎为30~45目。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固液比为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未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2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