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色釉雨点釉陶瓷烧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2795.7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6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周祖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祖毅 |
主分类号: | C04B41/89 | 分类号: | C04B41/89;C04B35/622;C04B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晓明 |
地址: | 255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坯件 烧结 烧制 陶瓷烧制工艺 高温烧制 吸水率 色釉 施釉 素烧 雨点 机械成型 动力电 煤炭资源 拉坯 制坯 注浆 液化气 耗时 原煤 天然气 燃料 造型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釉雨点釉陶瓷烧制工艺,它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坯,通过注浆、拉坯或机械成型的方式制成所需造型的坯件;步骤二:素烧,对坯件施里釉后,对没有施外釉的坯件进行烧结,使坯件烧结并使吸水率<1%;步骤三:施釉,对坯件进行一次及一次以上的施釉;步骤四:高温烧制,通过1250~1300℃下高温烧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液化气、天然气、动力电,作为燃料,烧制时间大约10个小时左右即可烧制完成,解决了古法生产用原煤烧制耗时长,煤炭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的问题;素烧是指对没有施外釉的坯件进行烧结,使坯件烧结并使吸水率<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烧制领域,具体是一种色釉雨点釉陶瓷烧制工艺。
背景技术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
在陶瓷的烧制过程中不同的方式方法得到的成品陶瓷也不同,陶瓷一般都是由陶坯烧制而成,传统和当代陶瓷烧制工艺,古法生产用原煤烧制,烧制过程需要大约80小时左右,耗时长,不够环保,造成原料浪费,因此,需要研究一种烧制时间短的色釉雨点釉陶瓷烧制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色釉雨点釉陶瓷烧制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色釉雨点釉陶瓷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它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坯,通过注浆、拉坯或机械成型的方式制成所需造型的坯件;
步骤二:素烧,对坯件施里釉后,对没有施外釉的坯件进行烧结,使坯件烧结并使吸水率<1%;
步骤三:施釉,对坯件进行一次及一次以上的施釉;
步骤四:高温烧制成型。
作为改进,所述的步骤二中,可根据具体需要以及色釉选择800~1000℃的低温素烧或1100~1200℃的高温素烧。
作为改进,所述的步骤三中可根据具体需要以及色釉选择700~900℃的低温釉烧、900~1150℃的中温釉烧和1100~1200℃的高温釉烧。
作为改进,所述的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中采用液化气、天然气、动力电作为燃料,烧制时间10个小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液化气、天然气、动力电,作为燃料,烧制时间大约10个小时左右即可烧制完成,解决了古法生产用原煤烧制耗时长,煤炭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的问题;素烧是指对没有施外釉的坯件进行烧结,使坯件烧结并使吸水率<1%。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色釉雨点釉陶瓷烧制工艺的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色釉雨点釉陶瓷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它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坯,通过注浆、拉坯或机械成型的方式制成所需造型的坯件;
步骤二:素烧,对坯件施里釉后,对没有施外釉的坯件进行烧结,使坯件烧结并使吸水率<1%;
步骤三:施釉,对坯件进行一次及一次以上的施釉;
步骤四:高温烧制成型。
所述的步骤二中,可根据具体需要以及色釉选择800~1000℃的低温素烧或1100~1200℃的高温素烧。
所述的步骤三中可根据具体需要以及色釉选择700~900℃的低温釉烧、900~1150℃的中温釉烧和1100~1200℃的高温釉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祖毅,未经周祖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27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