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成像光学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2838.1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5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伟;申溯;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30/27 | 分类号: | G02B30/27;G0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成像 光学薄膜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成像光学薄膜,其包括聚焦层和图文层,聚焦层包括至少一个聚焦单元,所述聚焦单元包括复数微结构,所述复数微结构周期排列,相邻两个所述微结构的距离定义为Dr;图文层包括至少一个图文单元,所述图文单元包括复数微图文,至少部分或全部微图文显示为预设图文的部分图案,所述复数微图文周期排列,相邻两个所述预设图文的距离定义为Db;在一个所述聚焦单元中,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图文单元的所述微图文和所述微结构对应设置,对应的Dr与Db的比值为r,r为变量且r≠1,所述微结构对所述微图文形成具有立体效果的唯一放大图像,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和防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成像光学薄膜。
背景技术
3D成像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成功应用于信息、显示、医疗、军事、防伪、装饰等领域。基于微透镜实现的成像技术凭借完整的视差、连续的视点以及无需任何观察眼镜和特殊光照等优点,具有极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逐渐发展成为最具潜力和前景的自动显示技术,成像通常采用莫尔成像技术,形成光学成像膜。随着微透镜阵列制造工艺的发展和高分辨率印刷和图像传感器的普及,3D成像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3D成像的各项性能,比如景深,视角等,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然而,现有的3D成像技术形成的悬浮图像因相对于基材具有一定的高度而被认为具有立体感,但其实悬浮图像本身仍然为平面图形,造成3D成像技术的立体感欠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立体成像光学薄膜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立体成像光学薄膜,其包括:
聚焦层,其包括至少一个聚焦单元,所述聚焦单元包括复数微结构,所述复数微结构周期排列,相邻两个所述微结构的距离定义为Dr;
图文层,其包括至少一个图文单元,所述图文单元包括复数微图文,至少部分或全部微图文显示为预设图文的部分图案,所述复数微图文周期排列,相邻两个所述预设图文的距离定义为Db;
在一个所述聚焦单元中,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图文单元的所述微图文和所述微结构对应设置,对应的Dr与Db的比值为r,r为变量且r≠1,所述微结构对所述微图文形成具有立体效果的唯一放大图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图文单元中,至少存在两个所述微图文的图案不相同。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图文单元设置一个中心点,所述复数微图文的大小沿着中心点向外渐变扩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图文单元位于同一层或不同层,且多个所述图文单元位于一个所述聚焦单元的成像范围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微图文分布形状包括呈正多边形、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图文单元内,所述微图文按照预设线路分布设置,同一线路内所述预设图文的Db变化设置,r相对应变化;
或,所述聚焦单元内,所述微结构按预定线路分布设置,同一线路内所述微结构的Dr变化设置,r相对应变化;
或,所述图文单元内,所述微图文按照预设线路分布设置,同一线路内所述微图文的预设图文的Db变化设置,相对应的所述聚焦单元内,所述微结构按预定线路分布设置,同一线路内所述微结构的Dr变化设置,r相对应变化。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r逐渐变大、逐渐变小、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或大小间隔变化。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立体成像光学薄膜形成一个或多个立体图像,单个所述立体图像呈现于一个非平面,多个所述立体图像分布于非平面或平面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立体图像部分上浮部分下沉,或全部上浮,或全部下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28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