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回收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3432.5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胡祖光;侯建青;张德锋;金少惷;李耀良;张竹庭;李伟强;章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回收 预应力 地下 连续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的可回收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针对现有预应力地下连续墙施工存在预应力筋线型与设计位置不吻合等质量缺陷的问题。施工方法:在待张拉的预应力筋的底端安装固定端锚具及多级式承压装置,在槽段内组装钢筋笼并同步下放待张拉的预应力筋,预应力筋在下放过程中按照设计位置固定于钢筋笼内侧;待地下连续墙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预应力筋顶端安装张拉端锚具对其进行预应力张拉;待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卸荷并回收预应力筋。地下连续墙包括:地下连续墙段、设置于其内的钢筋笼,竖向固定于钢筋笼内侧的预应力筋,连接于预应力筋底端的固定端锚具及套设于固定端锚具外侧的多级式承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回收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应用提高了墙体的结构性能,降低了普通钢筋的用量,尤其采用了可回收预应力技术之后,墙体内预应力筋的回收再利用减少了普通钢筋在地下作为建筑垃圾的留置量,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为建筑业的绿色节能环保施工提供了优质范例。
但是,现有的预应力地下连续墙施工仍采用常规预应力技术,由于缺乏针对新应用环境的技术改进,造成预应力施工过程产生较多质量通病,诸如在地下连续墙的钢筋笼吊装过程中,受重力影响,预应力筋线型会随钢筋笼的整体吊装位置发生变化,无法与设计位置相吻合,造成预应力施加效果大大降低,并且对预应力筋的回收施工造成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预应力地下连续墙施工采用常规预应力技术,存在预应力筋线型与设计位置不吻合等质量缺陷,导致预应力施加效果降低,预应力筋无法回收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回收预应力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待张拉的预应力筋是预先按设计位置固定于钢筋笼,钢筋笼整体吊装并下放于槽段后浇筑混凝土,使得待张拉的预应力筋的线型定位更准确,且便于施工人员控制及调整,保证了预应力的施工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回收预应力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S1:组装钢筋笼,在多根待张拉的预应力筋的底端安装固定端锚具及多级式承压装置,将多根所述待张拉的预应力筋按照设计位置分别竖向固定于所述钢筋笼内侧,整体吊装钢筋笼并将其下放至槽段内;
S2:在所述槽段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地下连续墙,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在所述待张拉的预应力筋顶端安装张拉端锚具对其进行预应力张拉;
S3:待地下结构整体施工完成后,卸荷并回收张拉后的预应力筋。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固定端锚具由下至上依次为基座、解锚锁、弹簧、夹片组、锚环,以及套设于外侧的封闭罩;所述基座顶端设有同轴的柱状凹槽,所述解锚锁由顶部设有环形卡槽的端盖和垂直固接于所述端盖底部的螺杆组成,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螺杆外侧,且所述螺杆底端与所述基座柱状凹槽螺纹连接,所述锚环设有贯通的锥形孔,且所述锥形孔直径渐宽的一端靠近所述解锚锁;所述夹片组设置于所述锚环和所述解锚锁之间,所述夹片组的直径渐宽的一端卡扣于所述解锚锁的环形卡槽并固接,其另一端嵌入所述锚环的锥形孔内,所述夹片组包含至少两个夹片,且所述夹片与所述预应力筋相接触的表面设有锯齿,所述夹片组远离所述锚环移动时放松所述待张拉的预应力筋,所述夹片组靠近所述锚环移动时咬紧所述待张拉的预应力筋,所述封闭罩顶端螺纹连接于所述锚环,所述封闭罩底端与所述基座固接,所述解锚锁、弹簧及夹片组位于所述封闭罩的内腔,且所述封闭罩内腔注满密封材料,所述待张拉的预应力筋由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锚环及所述夹片组,逆时针旋转所述待张拉的预应力筋,通过所述夹片组带动所述解锚锁旋出所述基座,所述弹簧复位并推动所述夹片组嵌入锚环锥形孔,使得所述夹片组夹持所述待张拉的预应力筋。
优选的,步骤S3中,顺时针旋转所述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通过所述夹片组带动所述解锚锁旋入基座,所述弹簧受压,所述夹片组下移直至与所述张拉后的预应力筋脱离,完成对所述张拉后的预应力筋的完全解锚,拔出所述张拉后的预应力筋并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34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墩式基础加固结构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叠浇式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