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建筑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3438.2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1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鸿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30 | 分类号: | E04C2/30;E04B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建筑 墙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墙体,包括墙板,墙板边缘设置有标记组件,标记组件包括预埋在墙板内的固定套、滑动设置在固定套内的活动柱、固定在活动柱远离固定套一端的标记板,墙板上开设有与标记板形状大小相配的凹槽,固定套位于凹槽内,凹槽内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靠近凹槽槽口的一端面与凹槽槽口所在平面的间距等于标记板的厚度,限位板与固定套间隔设置形成容纳空间,固定套内安装一用于吸引活动柱向内运动至标记板与限位板抵接的磁性件,活动柱上安装一用于阻止标记板向凹槽运动的阻挡块,阻挡块位于固定套外;同一块墙板上的标记板形状不同。由于墙板上设置有标记板,因此只需根据标记将所有墙板预排列,便于后续的墙体快速组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基于BIM的建筑墙体。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目前而言,板材建筑由于结构简单,应用比较广泛。
但一般的装配方式需要先判断该部分墙体位于建筑主体的哪个位置,找到对应的墙体后进行逐步拼接,这种方式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墙体,方便快速组装。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墙体,包括墙板,所述墙板边缘设置有标记组件,所述标记组件包括预埋在墙板内的固定套、滑动设置在固定套内的活动柱、固定在活动柱远离固定套一端的标记板,所述墙板上开设有与标记板形状大小相配的凹槽,所述固定套位于凹槽内,所述凹槽内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靠近凹槽槽口的一端面与凹槽槽口所在平面的间距等于标记板的厚度,所述限位板与固定套间隔设置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固定套内安装一用于吸引活动柱向内运动至标记板与限位板抵接的磁性件,所述活动柱上安装一用于阻止标记板向凹槽运动的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位于固定套外;同一块墙板上的标记板形状不同。
由于墙板上设置有标记板,因此只需根据标记将所有墙板预排列,便于后续的墙体快速组装;且标记板在墙板预排列之前标记板凸出墙板表面,从而使得标记板能够被明显识别,此时标记板因为阻挡块的原因而凸出墙板表面;在墙板拼装完毕后,用力按压标记板至阻挡块位于活动柱外的部分掉落,阻挡块进入容纳空间内,标记板外表面与墙板外表面平齐,保证墙板整体平整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设置一切割斜面,所述切割斜面自靠近标记板的一端厚度逐渐增加的向内设置,所述阻挡块设置在活动柱与切割斜面相对的侧面上。
切割斜面主要用于按压标记板时,阻挡块位于活动柱外的部分被切割斜面切割掉落,使得标记板按压更容易,操作更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阻挡块为橡胶块,所述阻挡块与活动柱插接设置。
阻挡块与活动柱插接配合,方便阻挡块的安装,且阻挡块为橡胶块,橡胶块方便切割,且橡胶块具有一定弹性,与活动柱插接配合连接可靠。
进一步的,阻挡块靠近固定套一端开设有切割槽,切割槽位于所述阻挡块与活动柱的交界处,且切割槽位于活动柱外。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远离标记板的一端通过固定板封闭,所述固定板与活动柱均为钢制件,所述磁性件为固定在固定板上的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内壁所在的横截面为矩形。
如此,由于活动柱与固定套相配,活动柱不能相对固定套进行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鸿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鸿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34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