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微生物毒性及可生化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3503.1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7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佘少桦;陆钢;郑剑峰;汤嘉炜;姚荣厚;杨少军;王旸;陈俊杰;李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C20/10 | 分类号: | G16C20/10;C02F3/34;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瑜 |
地址: | 5106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渗滤 浓缩 微生物 毒性 生化 评价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微生物毒性及可生化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设计实验
将对数生长期的假单胞菌分别接种至含有浓度梯度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培养基中作为试验组,同时以接种假单胞菌的培养基为空白对照组,然后分别在22±2℃下进行培养,培养至试验组中TOC和TN均趋于稳定为止;
(2)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微生物毒性评价和/或可生化性评价
S1:微生物毒性评价
测定步骤(1)中培养后的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中假单胞菌的生长密度Dt、Dbl(t),并以此进行渗滤液浓缩液微生物毒性评价:若1×104cells/ml<Dbl(t)-Dt≤11×107cells/ml,说明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为低等毒性;若1×102cells/ml<Dbl(t)-Dt≤1×104cells/ml,说明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为中等毒性;若Dbl(t)-Dt≤1×102cells/ml,说明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为高等毒性;
S2:可生化性评价
①先测定步骤(1)中培养前的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初始TOC浓度C0和Cbl(0),以及TN浓度H0和Hbl(0),然后测定步骤(1)中培养后的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的TOC浓度Ct和Cbl(t),以及TN浓度Ht和Hbl(t),并计算TOC降解率Tt和TN降解率Dt:
②根据TOC降解率Tt和TN降解率Dt进行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可生化性评价:
若Tt≥75%,且Dt≥75%,说明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可生化性强;
若60%≤Tt<75%,且60%≤Dt<75%,说明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可生化性较强;
若50%≤Tt<60%,且50%≤Dt<60%,说明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可生化性较弱;
若Tt<50%,且Dt<50%,说明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可生化性弱;
若Tt和Dt在不同的范围内,以降解率较低的为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微生物毒性及可生化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试验组中TOC和TN均趋于稳定为通过如下方法确定:
将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在22±2℃下进行培养,培养至10~13天,分别取试验组样品并测定其TOC浓度和TN浓度,然后继续培养至14天,再分别取试验组样品并测定其TOC浓度和TN浓度,若两次测定的TOC浓度以及TN浓度差值均在15%以内,则可以结束培养,进行后续实验;反之,则继续培养,直至TOC浓度和TN浓度相较于上一个时间段的差值均在15%以内;其中,取样的两个时间段间隔不超过四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微生物毒性及可生化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的含有浓度梯度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培养基通过如下方法配置得到:将牛肉膏3g、蛋白胨10g和NaCl 5g分别溶解到1000ml不同稀释倍数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中,调pH至7~7.5,121℃灭菌20min,得到所述的培养基;其中,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稀释的倍数为50~150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微生物毒性及可生化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稀释的倍数分别为50倍、100倍和15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35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