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区育种试验田玉米防倒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3519.2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6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董心亮;王金涛;孙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9/12 | 分类号: | A01G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檀文礼 |
地址: | 050022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区 育种 试验田 玉米 倒伏 系统 | ||
1.一种小区育种试验田玉米防倒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靠板(1),所述靠板(1)为长条状且横截面呈弧形,于所述靠板(1)的外弧面的中部构造有沿所述靠板(1)长度方向布置的滑槽(6),且所述滑槽(6)的两端封闭设置,并沿所述靠板(1)的长度方向,于所述靠板(1)上间隔设置有多对连接单元,各所述连接单元由分设于所述靠板(1)两侧的连接孔(4)构成;
束缚带(15),为与所述连接单元一一对应的设置有若干条,所述束缚带(15)被配置为穿经所述连接单元内的两个所述连接孔(4)设置,且所述束缚带(15)的一端具有可卡置于其一连接孔(4)处的卡头(16),并于所述束缚带(15)的另一端构造有若干沿所述束缚带(15)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倒钩(17),因于另一所述连接孔(4)中的穿设,其一所述倒钩(17)可卡置于该连接孔(4)处;
滑动连接件(8),所述滑动连接件(8)为于各所述靠板(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且各所述靠板(1)上所设置的所述滑动连接件(8)的数量相同,所述滑动连接件(8)一端约束于所述滑槽(6)内,并可沿所述滑槽(6)滑动,所述滑动连接件(8)的另一端构造有贯穿布置的串接孔(9);
联动板(18),所述联动板(18)为扁平状,并为对应于每个所述靠板(1)上的所述滑动连接件(8)的数量而设置有若干条,且各所述联动板(18)通过所述串接孔(9)将各所述靠板(1)上处于同一位置的所述滑动连接件(8)穿连起来;
固定杆(19),于所述联动板(18)的两端处分别设置的两个,且各所述固定杆(19)的一端插设固定于地面中,所述固定杆(19)的另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联动板(18)的端部可拆卸相连;
其中,于所述靠板(1)的外弧面的中部构造有沿所述靠板(1)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楞(5),所述滑槽(6)为开设于所述凸楞(5)上的T形槽或燕尾形槽,且所述滑槽(6)的其中一端由可拆装的堵块(7)封闭;在所述靠板(1)的两相对侧一体构造有外伸布置的翻边(3),位于所述靠板(1)两侧的所述连接孔(4)分设于两侧的所述翻边(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育种试验田玉米防倒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1)呈弧形的横截面所占的圆心角为1/3-1/2整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育种试验田玉米防倒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靠板(1)的内弧面上贴设有软质的缓冲垫(10),所述缓冲垫(10)沿所述靠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且所述缓冲垫(10)的上下两端伸出所述靠板(1)以构成对所述靠板(1)端部的部分包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区育种试验田玉米防倒伏系统,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缓冲垫(10)的外露面上一体形成有间隔分布的若干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区育种试验田玉米防倒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10)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育种试验田玉米防倒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1)与所述滑动连接件(8)由塑料制成,所述束缚带(15)采用尼龙材质,所述联动板(18)和所述固定杆(19)采用铝合金或钢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区育种试验田玉米防倒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1)包括插接相连的两段,且各段所述靠板(1)上均设有所述滑槽(6)及至少一组所述连接单元,并于各段所述靠板(1)上的所述滑槽(6)内设有所述滑动连接件(8),于各段所述靠板(1)上的所述连接单元处设有所述束缚带(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区育种试验田玉米防倒伏系统,其特征在于:于其中一段的所述靠板(1)的一端一体构造有插接端(11),且所述插接端(11)的外弧面上设有多道外凸的卡条(12),于另一段所述靠板(1)的一端设有匹配于所述插接端(11)设置的插槽(13),且该形成有所述插槽(13)的所述靠板(1)的外弧面上设有贯穿至所述插槽(13)内的卡口(14),所述卡口(14)与所述卡条(12)一一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35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