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防紫外线纺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4660.4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6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白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毛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9/04;B32B23/10;B32B27/02;B32B27/12;B32B27/30;B32B27/36;B32B9/02;B32B33/00;B32B37/12;B32B38/00;B32B38/08;A41D31/04;A41D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陶亮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紫外线 纺织 面料 | ||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防紫外线纺织面料。一种防水防紫外线纺织面料,包括外层、中间层和里层,其中,外层经过有机硅等离子体处理和防紫外线处理,中间层经过孔隙处理和氧等离子体处理;中间层由腈纶和麻纤维混纺而成,且腈纶和麻纤维的混纺比为(1~5):1;里层的厚度为0.1~0.5mm。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防水防紫外线纺织面料通过采用特殊的工艺及面料,使得面料同时具备防潮和防晒的功能,而且降低了面料的导热性;此外,面料纤维在干燥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收缩作用将面料中的孔隙、凹坑和微孔闭合起来,从而提高了面料的防风性,并且在液体存在的条件下,纤维吸水膨胀,重新将闭合的孔隙、凹坑和微孔打开,发挥其防水透湿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防紫外线纺织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纺织面料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以人为本”,其宗旨将始终围绕着人的健康、舒适,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不断开发新产品。随着人们服装的休闲化、随意化,因此人们对服用面料要求更轻柔、吸湿透气,对不同用途的服装或装饰用面料,有各种不同的功能要求,各种防护用或者保健用纺织品和服装应运而生。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具有功能化的试剂或者采用高科技设备对纺织面料进行处理,从而赋予其特定的功能,能够使消费者享受到舒适、健康、安全的纺织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穿着舒适性的迫切需求。然而,在开发多功能面料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矛盾性的功能组合,如防水性和透湿性,透湿性和防风性等,使得现有技术中制备得到的纺织面料不能同时满足人们对于面料的防水性、透湿性、防紫外线性、防风性和保暖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水防紫外线纺织面料,包括外层、中间层和里层;
所述的外层经过有机硅等离子体处理和防紫外线处理;中间层经过孔隙处理和氧等离子体处理;
所述的中间层由腈纶和麻纤维混纺而成;
所述的腈纶和麻纤维的混纺比为(1~5):1;
所述的里层的厚度为0.1~0.5mm。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有机硅等离子体处理的条件为:放电电压2~4kV,放电时间45~55s。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防紫外线处理中的处理剂包括改性纳米氧化锌。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改性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原料包括碳原子数为10~18的烷基磺酸盐。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碳原子数为10~18的烷基磺酸盐为正十一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三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三烷基苯磺酸钠、十四烷基苯磺酸钠、十八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孔隙处理中的处理剂包括改性聚氨酯树脂。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聚四氢呋喃二醇、己二酸聚酯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氧等离子体处理的条件为:放电电压3~5kV,放电时间60~80s。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氧和有机硅气体的体积比为1:(4~6)。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了防水防紫外线纺织面料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将外层、中间层和里层通过粘结剂粘合起来,即得防水防紫外线纺织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毛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毛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4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