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4676.5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7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董大旻;韩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越无限(苏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16/9535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唐毅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用户 匿名标识 用户标识 数据处理平台 对象用户 目标数据 用户数据 数据处理 筛选条件 价值最大化 个人信息 信息安全 用户系统 发送 挖掘 流通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用户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获取筛选条件;从所述用户数据中挖掘出符合所述筛选条件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标识匿名成匿名标识;发送所述目标用户的匿名标识和目标数据;接收所述对象用户的匿名标识和所述策略;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数据确定对象用户以及将所述对象用户的匿名标识去匿名化并执行策略。用户系统只能接收到目标用户的匿名标识而不是用户标识,避免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公开流通,保障了用户的信息安全;使得数据处理平台能够将所拥有的用户数据价值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个人信息是构成大数据的一个重要部分。例如,智能手机和可穿戴式设备的普及,使得个人的位置、行为甚至生理变化等等信息,都成为可被实时记录并分析的数据资源。同时,社交网络兴起,用户成为互联网上各类信息的生产者。大数据在商业领域的典型应用体现为通过对用户行为的精准分析,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开展个性化营销。
然而,大数据加大了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在互联网时代,用户个人信息的价值与安全成为一对矛盾。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希望能够尽量获取大量用户个人信息,而用户则希望能够尽量避免公开个人信息;业务创新需要信息共享,而用户则希望降低信息流转风险。
为解决上述矛盾,现有的一种方法是运营商数据处理平台从内部搜集数据,按照运营商对网络和用户的理解分析整理成用户数据,然后将分析后的用户数据开放给用户系统,以便用户系统做一些增值业务。但是,运营商数据处理平台虽然拥有用户的数据,但对用户系统所在行业并不熟悉和精通,因此所分析出来的用户数据经常不能满足用户系统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平台,能够在深度挖掘用户个人信息的价值的同时保障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用户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获取筛选条件;从所述用户数据中挖掘出符合所述筛选条件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标识匿名成匿名标识;发送所述目标用户的匿名标识和目标数据;接收所述对象用户的匿名标识和所述策略;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数据确定对象用户以及将所述对象用户的匿名标识去匿名化并执行策略。
从PCRF和Net probe获取用户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
所述策略包括对所述对象用户中不同用户分别以预置方式发送对应的目标内容;所述执行策略的方式包括:将所述目标内容分别发送至与所述目标内容的发送方式相对应的发中心,并指示所述发送中心将所述目标内容发送至与所述目标内容相对应的对象用户。
所述策略包括在预置时期内当所述对象用户执行目标操作时对所述对象用户执行服务质QoS保障;所述执行策略的方式包括:所述预置时期内监控所述对象用户,当检测到所述对象用户执行目标操作时,所述对象用户的用户标识发送至PCRF,并指示所述PCRF对所述对象用户执行QoS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如下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据处理平台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还用于从用户系统获取筛选条件;挖掘模块,用于从所述用户数据中挖掘出符合所述筛选条件的目标用户以及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数据;匿名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标识匿名成匿名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用户的匿名标识和目标数据发送至所述用户系统,以便所述用户系统根据所述目标用户的目标数据确定对象用户以及对所述对象用户的策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系统发送的对象用户的匿名标识和所述策略;去匿名模块,用于将所述对象用户的匿名标识去匿名化;执行模块,用于执行所述策略。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从PCRF和Net probe获取用户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用户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越无限(苏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飞越无限(苏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46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