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面式组合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5031.3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1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杨雅筑;陈忠君;尤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51226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冬梅;张行知<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基板 间隔物 内区域 框胶 变异系数 区域环绕 曲面贴合 整体表面 组合模组 平整性 复数 均一 环绕 制作 | ||
本发明系揭露一种曲面式组合模组及其制作方法,首先提供一第一曲面透明基板,其具有一内区域与一外区域,外区域环绕内区域,并形成一框胶于外区域上。接着,均匀形成复数个间隔物于内区域上,以利用框胶环绕间隔物,每一间隔物的截面直径为5~60微米,间隔物之尺寸的变异系数小于或等于7%。最后,形成一第二曲面透明基板于间隔物与框胶上,以藉此与第一曲面透明基板完成曲面贴合,并维持固定第一曲面透明基板与第二曲面透明基板之间的间隙,以达到整体表面高度均一之平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组合技术,且特别关于一种曲面式组合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对消费性电子之3C产品的黏着度提高,人眼或长时间携带使用的体验性需求亦提高,因此,要求视觉化面积变大、窄边框化可提高画面视觉的宽广度、重量减轻与直觉的手势触控行为可降低手持的疲惫感等的使用需求。各种曲面设计因应而生,例如平面边缘弧角化及立体曲面等的产品设计等。然而,应用在触控面板的贴合精度及高度的要求亦日趋严格,如图1之平面式组合模组所示,在一般平面贴合制程为了控制二玻璃基板10、12之间隙高度而使用流体光学胶14,并将流体光学胶14限制在框胶16所围绕的空间中,但在固化流体光学胶14后,玻璃基板10、12之表面内因支撑性不足而有塌陷现象。此外,当平面贴合技术应用在异形且曲面的物件上时,会遇到如下缺点:首先是对位精度问题,二维平面线压合工法贴合只需要求X-Y二维精度,然而,曲面对贴物为三维精度,需考虑Z轴对位精度。其次是面平整度问题,二维平面贴合中的面压合及线压合均以平均施压方式控制贴合物表面的均匀平整度,然而,曲面包含凹凸等复杂且不定形的曲面,此外,对位精度影响亦会影响曲面表面均匀平整度并使得检测难度提升。最后是贴合间隙控制问题,二维平面贴合可利用光学胶之胶量与刮刀高度配合来控制,然而,流体状的光学胶在曲面涂布过程会因重力往下流,造成曲面间贴合间隙宽度难以均匀控制。
因此,本发明系在针对上述的困扰,提出一种曲面式组合模组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习知所产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面式组合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其系形成复数个间隔物于二曲面透明基板之间,以维持固定二曲面透明基板之间的间隙,以达到整体表面高度均一之平整性,并有效控制曲面贴合高度的精准度,及降低复杂曲面贴合的困难。同时利用间隔物之截面直径,使二曲面透明基板之间的间隙为5~60微米,因为间隙可以小于100微米,使光学胶使用量降低,进而降低材料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曲面式组合模组,其包含一第一曲面透明基板、复数个间隔物(spacer)、一框胶与一第二曲面透明基板。第一曲面透明基板具有一内区域与一外区域,外区域环绕内区域。间隔物均匀设于内区域上,每一间隔物的截面直径为5~60微米(μm),所有间隔物之尺寸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小于或等于7%。框胶设于外区域上,并环绕所有间隔物。第二曲面透明基板设于所有间隔物与框胶上,以藉此与第一曲面透明基板完成曲面贴合,并维持固定第一曲面透明基板与第二曲面透明基板之间的间隙。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曲面式组合模组更包含一光学胶,其系均匀设于内区域上,框胶环绕光学胶,第二曲面透明基板设于光学胶上,以藉此与第一曲面透明基板完成曲面贴合。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曲面式组合模组更包含一感测层,其系设于所有间隔物与内区域之间,且框胶环绕感测层。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间隔物为塑料系微粒子、玻璃系微粒子或硅氧系微粒子。
在本发明之一实施例中,塑料系微粒子为压克力树脂粒子,玻璃系微粒子为石英粒子,硅氧系微粒子为硅氧类高分子(Siloxane polymer)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5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屏幕及液晶校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