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5677.1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4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郝磊;陶知非;黄玉峰;宋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02 | 分类号: | G01V1/02;G01C1/00;G01S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薛平;谷敬丽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震源 激发 角度 确定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两个定位卫星信号接收天线传送的定位信号,所述两个定位卫星信号接收天线中的一个设置在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中心位置,另一个设置在横波可控震源所在特种车辆的车尾中心位置;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确定两个定位卫星信号接收天线的坐标;根据所述坐标确定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本申请可以确定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提升横波地震勘探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勘探领域,横波可控震源已得到大规模应用。横波可控震源靠安装在特种汽车上的振动器连续冲击底面而产生地震波动,其激发的地震波属于横波。横波具有方向性,通常,将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定义为,横波可控震源平板振动方向所平行的可控震源坐标轴的正方向与北方向的夹角,不同的横波激发方向会影响横波地震信号的采集、处理和解释。但当前没有对横波可控震源发出的横波激发角度检测的方法和设备,这严重影响了横波地震勘探中的地震信号激发和采集处理,制约了横波地震勘探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确定方法,用以确定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提升横波地震勘探的质量。该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两个定位卫星信号接收天线传送的定位信号,所述两个定位卫星信号接收天线中的一个设置在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中心位置,另一个设置在横波可控震源所在特种车辆的车尾中心位置;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确定两个定位卫星信号接收天线的坐标;根据所述坐标确定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确定装置,用以确定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提升横波地震勘探的质量,该装置包括:
定位卫星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两个定位卫星信号接收天线传送的定位信号,所述两个定位卫星信号接收天线中的一个设置在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中心位置,另一个设置在横波可控震源所在特种车辆的车尾中心位置;坐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定位卫星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定位信号确定两个定位卫星信号接收天线的坐标;角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坐标确定模块确定的坐标确定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确定系统,用以确定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提升横波地震勘探的质量,该系统包括:
两个定位卫星信号接收天线,所述两个定位卫星信号接收天线中的一个设置在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中心位置,另一个设置在横波可控震源所在特种车辆的车尾中心位置;卫星信号处理机,用于接收来自两个定位卫星信号接收天线传送的定位信号,根据所述定位信号确定两个定位卫星信号的坐标;显示记录终端,用于根据所述坐标确定模块确定的坐标确定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与横波可控震源所在特种车辆的车身垂直的原理,将定位卫星信号接收天线设置在横波可控震源振动器中心位置以及特种车辆的车尾中心位置,通过该两位置的坐标来确定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为横波可控震源野外生产采集提供了横波激发角度信息,为横波地震信号的采集、处理和解释提供了具体的横波方向信息,满足了石油地震勘探中对地震信号采集和处理的需求,提升了横波地震勘探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横波可控震源激发横波的角度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56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