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剪切型磁流变液阻尼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5695.X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8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虎;张红丽;郭鹏飞;罗文俊;万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F16F9/36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邓澄宇 |
地址: | 330013***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第二密封件 阻尼空腔 密封件 磁流变液阻尼器 磁流变液 剪切型 外套筒 磁芯 磁流变阻尼器 工作性能稳定 外套筒内壁 阻尼器结构 阻尼器阻尼 垂直焊接 力学模型 密封焊接 贴合连接 活塞杆 可调节 可控 填充 焊接 贯穿 保证 维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剪切型磁流变液阻尼器,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左右两端分别密封焊接有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右侧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盖板内侧贴合连接有第二密封件,且所述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均垂直焊接在外套筒内壁,所述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之间形成有阻尼空腔,所述阻尼空腔内填充有磁流变液,且所述阻尼空腔内设置有磁芯,所述磁芯中心贯穿焊接有活塞杆。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作性能稳定,可实现阻尼器阻尼力的实时可调节,保证其在可控范围不变化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磁流变液的利用率,极大的简化阻尼器结构及力学模型,提高磁流变阻尼器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降低其造价和维护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阻尼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剪切型磁流变液阻尼器。
背景技术
建筑、桥梁等结构因地震或风载激励作用下的破坏,将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或间接的严重经济损失,在抗震规范中,为更加有效地确保建筑和桥梁等结构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如隔震或消能减振技术被引入到土木领域,基于磁流变液的特殊性能而开发的新型半主动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减振效果好,为土木结构半主动控制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新的活力,磁流变液半主动控制装置在建筑、桥梁、机械、船舶、海洋平台等结构的振动控制中已经有较多成功应用的实例,表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而传统磁流变液阻尼器均采用剪切阀式结构,该结构型式的阻尼器工作原理复杂,力学模型呈现极大的非线性特征,不易于实现精确控制,鉴于土木结构中的地震或风振等振动控制的要求较高,研究力学模型描述简单的磁流变液阻尼器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剪切型磁流变液阻尼器,保证其在可控范围不变化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磁流变液的利用率,极大的简化阻尼器结构及力学模型,提高磁流变阻尼器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降低其造价和维护费用,有效解决了现有剪切阀式磁流变液阻尼器动态模型过于复杂,不易于设计且不易于实现精确控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剪切型磁流变液阻尼器,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左右两端分别密封焊接有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右侧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盖板内侧贴合连接有第二密封件,且所述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均垂直焊接在外套筒内壁,所述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之间形成有阻尼空腔,所述阻尼空腔内填充有磁流变液,且所述阻尼空腔内设置有磁芯,所述磁芯中心贯穿焊接有活塞杆,且所述活塞杆外侧分别滑动贯穿于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与第二盖板中心,所述活塞杆右端穿出至外套筒外,所述磁芯两侧均匀对称焊接有动剪切板,所述动剪切板之间均设有励磁线圈,且所述励磁线圈紧密缠绕在磁芯外周,所述外套筒内壁上均匀对称焊接有静剪切板,且所述静剪切板与动剪切板之间呈梳齿状交错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连接在外套筒内壁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中心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侧固定套接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滑动套接在活塞杆外侧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位于外套筒的轴线上,且所述活塞杆内设置有电线导通孔,外部的电线通过电线导通孔伸入至外套筒内并与励磁线圈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励磁线圈与动剪切板之间交错间隔排布,且所述励磁线圈的表面浇注有环氧树脂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一密封件之间形成有补偿腔,且所述活塞杆左端端伸入至补偿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盖板中心套接有加固环,且所述加固环滑动套接在活塞杆外侧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静剪切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盖板外侧垂直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活塞杆右端固定套接有第二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侧面均开设有连接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56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通道变惯容变阻尼减振器
- 下一篇:冲击吸能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