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次注浆以治理桥头跳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5869.2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5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晋;毕崇祯;张小宁;左珅;崔新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交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C3/00 |
代理公司: | 37221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5002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头跳车 第二管 治理 管孔 注浆 路基 嵌套 部件分层 高压水泥 可拆卸的 路基加固 路基土体 水泥砂浆 填筑路基 有效减少 沉降 砂浆 中空 端盖 孔口 预埋 埋设 转动 相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次注浆以治理桥头跳车的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治理桥头跳车的方法成本较高,不易多次进行治理的问题,具有能够快速有效进行桥头跳车治理的有益效果,其方案如下:一种多次注浆以治理桥头跳车的方法,包括在填筑路基过程中,将桥头跳车治理部件分层预埋于路基中,桥头跳车治理部件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埋设于路基中,第二管嵌套于第一管中,且第二管的一端中空或安装有可拆卸的端盖,第二管和第一管的周侧均开有孔口;发生桥头跳车后,相对于第一管转动第二管,实现第二管和第一管孔口的相通;向第二管中分通入高压水泥砂浆,水泥砂浆通过第二管和第一管孔口,进入到路基土体中,有效减少沉降,进行路基加固以治理桥头跳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弱路基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次注浆以治理桥头跳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刚性桥台结构物与柔性路堤之间存在刚度差异,致使路桥过渡段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连接处两边发生了不均匀沉降,较大的沉降差形成台阶,从而引发公路桥头跳车病害。桥头跳车会对桥梁的工作状态产生不利的影响,若不及时进行处理,车辆对路面和桥面将产生更强、更频繁的冲击作用,加速桥头路面及伸缩缝的破坏,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有较多的桥头跳车处理方法,但主要存在如下的几个问题:
1)在路面挖坑,破坏路面原有的铺筑结构材料,进行维护工作,这样不仅会影响到道路的正常使用,而且耗时较长,浪费较多的人力;
2)现有维护方法,都只是一次注浆来解决沉降的问题,道路有较长的使用周期,若下次再发生沉降,还是需要按照原始的老方法进行再次处理,不能够解决在长期运营中的沉降问题;
3)现有的方法维护质量无法保证,都进行的是表面修缮工作。
4)部分方法存在价格昂贵,不具备经济效益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次注浆以治理桥头跳车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对路面铺筑结构材料的破坏,能够在发生桥头跳车后,进行及时处理,整体抬升路基。
一种多次注浆以治理桥头跳车的方法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多次注浆以治理桥头跳车的方法,包括:
在填筑路基过程中,将桥头跳车治理部件分层预埋于路基中,桥头跳车治理部件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埋设于路基中,第二管嵌套于第一管中,且第二管的一端中空或安装有可拆卸的端盖,第二管和第一管的周侧均开有孔口;
发生桥头跳车后,相对于第一管转动第二管,实现第二管和第一管孔口的相通;
向第二管中分通入高压水泥砂浆,水泥砂浆通过第二管和第一管孔口,进入到路基土体中,有效减少沉降,进行路基加固以治理桥头跳车;
设定时间后,若发生二次桥头跳车,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再次进行治理。
上述的治理方法中,第二管的一端中空或安装有可拆卸的端盖,这样通过第二管端部可直接通入高压水泥砂浆,然后再通过相通的孔口,将浆液通入至路基中,对路基进行加固,因路基是长时间使用的,仅进行一次注浆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再次发生桥头跳车后,该装置还可进行更多次的注浆,整个治理过程快,不会影响路面的正常通车行驶,相应也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桥头跳车治理部件在路基中分层设置,且每一层中预埋至少一个桥头跳车治理部件,随着路基的高度的增高,每一层桥头跳车治理部件的个数在逐步增加,越靠近路面的地方,越容易发生沉降产生桥头跳车,因此,高处需要设置数量较多的桥头跳车治理部件。
进一步地,靠近桥墩处所述桥头跳车治理部件的设置数量大于其远离桥墩处的设置数量,桥墩处因刚性桥头结构与柔性路基之间的刚度差异,发生沉降的值是较大的,因此靠近桥墩处需要设置更多数量的桥头跳车治理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交通学院,未经山东交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5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