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智能表开盖记录的窃电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6758.3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6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宋旭鹏;郑亚岗;郑在柱;赵云龙;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2/06 | 分类号: | G01R22/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24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智能 表开盖 记录 分析 方法 | ||
本方法公开了一种读取电能表开表盖记录,结合电能表其他状态,经过逻辑判断,来分析用户是否有窃电行为可能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方法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供电企业的缺乏有效手段分析用户是否窃电的的难题。改变了传统的人工判别方式,提供了更可靠的判据。通过本方法的使用,解决了(1)自动判断用户是否窃电,节省排查的人工、仪器成本,提高运行效率;(2)提供可靠判据,提高管理水平。
背景技术
多年来,各地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智能电表窃电现象。其窃电模式大都是基于电能表的结构和电气原理,通过人为改变电气连接或者是改变元器件的电气性能,从而减少电能表相应电参数的采样,使电量计量变少,从而达到窃电的目的。
常见的传统的针对电能表的窃电方法有:
1)交流电压窃电法。利用短接法、分压法、开路法等方法人为改变电能表电压回路的正常接线,造成电能表电压采样失准,从而导致电能表所计电量变少;
2)交流电流窃电法。利用短接法、分流法、跨接法、开路法等方法人为改变电能表电流回路的正常接线,造成电能表电流采样失准,从而导致电能表所计电量送减少;
3)功率角窃电法。通过改变电能表外部的电气连接方式,或者外接电感或电容器件,人为地改变电能表采样的电流和电压间的正常相位关系,致使电能表计量减少;
4)外部干扰窃电法。通过外设干扰源对电能表的内部元器件产生影响,如外磁场干扰、电磁骚扰、机械冲击等,使电能表内部器件电气性能改变,致使电能表计量减少;
另有一些新型的窃电方式在原有的窃电方式的基础上,运用电子学技术对电能表内部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加装电子模块方式,利用分压原理人为改变减少电能表的采样电压值大小,并且在此基础上附加了延时键控和独立旁路运行等防检验的功能。
大多数窃电方法都会要打开电能表表盖,那么对支持记录开表盖事件的电能表,就会产生开表盖事件。台区智能管理单元,可以通过读取该开表盖事件记录,结合电能表其他状态,经过逻辑判断,来分析用户是否有窃电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下的缺乏有效手段分析窃电的难题,本方法提供了一种通过读取电能表开表盖记录,结合电能表其他状态,经过逻辑判断,来分析用户是否有窃电行为可能性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基本原理:
电能表支持开表盖事件记录;
电能表表盖具备生产厂家和电力公司的铅封,出厂时开表盖事件会被清零,若使用中出现开表盖事件,除电能表技术原因外只有用户私自打开的可能。
二、数据获取:
电能表开表盖次数;
电能表开表盖记录:开盖发生和结束时间,发生前后电能示值。
三、数据获取方式:
均通过电能表远程抄读获取。
四、算法应用
排除电能表技术问题:
通过判断开表盖次数,若发生次数大于一个合理的次数门限,可以认为电能表发生了技术问题,开表盖事件频繁产生;
通过判断开表盖记录,若发生和恢复时间间隔低于一个合理的时长,可以认为电能表发生了技术问题,开表盖事件异常产生。
五、判断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67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