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前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6980.3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1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外山祥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苏萌萌;权太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部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其具备前保险杠加强件、纵梁、和介于所述前保险杠加强件与所述纵梁之间的碰撞盒,所述纵梁具有被连接在所述碰撞盒上的第一区域、和从所述第一区域的后端起而延伸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以相对于所述碰撞盒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成为凸起的方式而挠曲,所述第二区域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外侧面而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成为凸起的方式而挠曲,在所述第一外侧面上接合有加强板。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8月2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8-160779的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在内,以引用的方式被并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车辆前部结构,所述车辆前部结构具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前保险杠加强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纵梁、和介于前保险杠加强件与纵梁之间的碰撞盒。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在车辆的前部设置有于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前保险杠加强件。此外,左右一对纵梁在前保险杠加强件的车辆后方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并且,在纵梁与前保险杠加强件之间存在有碰撞盒。碰撞盒在车辆碰撞到障碍物的正面碰撞时(包括完全重叠碰撞、偏心碰撞、微小重叠碰撞),通过积极地沿着轴向压溃,从而吸收碰撞能量。利用该碰撞盒而无法完全吸收的碰撞能量通过位于其后方的纵梁来吸收。
在此,一直以来,提出了一种提高由这种碰撞盒及纵梁实现的碰撞能量的吸收效率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碰撞盒及纵梁的外侧面上设置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及第二突出部的技术方案。在该专利文献1中,第一突出部的棱线与第二突出部的棱线以经由板而连续的方式被配置。通过设为所涉及的结构,从而能够高效地将碰撞载荷从碰撞盒向纵梁传递。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第二突出部随着趋向于车辆后方而高度方向宽度增大,并最终成为与纵梁相同的高度方向宽度。通过设为所涉及的结构,从而由于纵梁很容易在第二突出部的后端处发生一定程度的弯折,因此,多少能够对在发生碰撞时的纵梁的举动进行控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394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此,当发生车辆正面碰撞时,首先,优选为利用碰撞盒来充分地吸收碰撞能量。而且,优选为,利用纵梁而仅对无法由碰撞盒所完全吸收的碰撞能量进行吸收。因此,在正面碰撞的初期阶段,优选为,使碰撞盒积极地沿着轴向压溃,并且另一方面,纵梁不发生变形。而且,优选为,在碰撞盒充分地被压溃之后,使纵梁积极地发生变形,从而对碰撞能量进行吸收。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虽然第二突出部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相对于碰撞盒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而发生挠曲,但是纵梁本身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却几乎不会相对于碰撞盒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面而发生挠曲。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存在被施加于碰撞盒的碰撞载荷也即刻传递至纵梁上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会在碰撞盒充分地压溃之前招致纵梁的变形,从而无法利用碰撞盒来充分地吸收碰撞能量,进而作为车辆整体的碰撞能量的吸收效率降低。
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能够更高效地吸收碰撞能量的车辆前部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69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液体加热系统与化学机械抛光的方法
-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辆的用户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