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骼机器人负载模型建模建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7535.9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8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冬;张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7/18 | 分类号: | H02P7/18 |
代理公司: | 51277 成都立新致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谭德兵 |
地址: | 61001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轴转角 电枢绕组 负载模型 电感 电枢 外骨骼机器人 电枢电压 电枢回路 微分方程 电机轴 输出量 电阻 建模 贴合 输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骨骼机器人负载模型建模方法,电枢绕组的电感为La,电枢绕组的电阻为Ra,电枢电压为ua,流过电枢的电流为ia,电机轴的角速度为Ω,电机轴转角为θ;对电枢回路,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进行计算:当以电机轴转角为θ作为输出量时,带入关系可以得到以转过角度作为输出时的微分方程为:本方案提供的负载模型建,更加贴合人体实际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骨骼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骼机器人负载模型建模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外骨骼机器人是融合传感、控制、信息融合、移动计算等技术,且为穿戴者提供一种增强负重能力、减轻体能消耗的机电综合结构。外骨骼机器人是穿戴在人体外面的机器人,也称可穿戴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的核心作用就是作为人体助力,使其可以负载更重的负载,因此其负载模型计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外骨骼机器人负载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骨骼机器人负载模型建模建立方法,用于实现外骨骼机器人的负载建模。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骨骼机器人负载模型建模建立方法,其步骤包括:
S100:参数设定,设电枢绕组的电感为La,电枢绕组的电阻为Ra,电枢电压为ua,流过电枢的电流为ia,电机轴的角速度为Ω,电机轴转角为θ;
S200:参数计算;
对电枢回路,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
式中为电枢反电动势,其大小与励磁磁通及转速成正比,方向与电枢电压ua相反,Ke为反电动势系数;
电动机其电磁转矩方程为
M=Kmia
其中Km为电动机转矩系数,M为电枢电流产生电磁转矩;
电机轴上转矩平衡方程
其中:
J为折算到电机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若电机转轴自身转动惯量为JM,负载折算到电机转轴的转动惯量为JML,则J=JM+JML;
B为折算到电机轴上的粘性摩擦系数,若电机转轴自身转动粘性摩擦系数为BM,负载折算到电机转轴的粘性摩擦系数为BML,则B=BM+BML;
ML为电机轴上的转矩,即负载力矩;
由以上电机运动方程消去中间变量M,ia,Ea,可以得到:
记
则
上式即为电枢控制直流电动机微分方程,其输入量为电枢电压ua和负载转矩ML,输出为电机轴转速Ω,ua为控制输入,ML为扰动输入;
当以电机轴转角为θ作为输出量时,带入关系可以得到以转过角度作为输出时的微分方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75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相无刷电机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控制方法及电动阀